媒体聚焦
【产业富企】通北:“一场一品”释放特色产业强劲动能
2023-09-21

  9月的通林大地,连片的农田蜿蜒起伏,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青翠欲滴的紫苏舒枝展叶,迎风舞动,传来阵阵苗木清香;株株玉米籽粒饱满,整齐排列,在阳光下尽情生长…… 

  企业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产业富企”方针,通过探索“一场一品”,不断推进林区特色产业百花齐放,走出了一条企业与职工共赢之路。

  绿色大豆敲开林区致富门

  走进通北局公司八二林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里的大豆已进入鼓粒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绿色大豆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这株大豆长出38个豆荚,长势很稳定。”通北局公司八二林场场长李柏峰指着一株豆秧说。

  李柏峰告诉记者,为提高大豆结荚率,八二林场坚持绿色高质高效相统一,根据不同地块特点,从整地、浸种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均制定详细标准。播种时,林场还邀请省农科院育种专家到场指导大豆选种工作,筛选出抗倒伏、耐低温、产量高等适宜林区种植的优质豆种,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推广种植。

   “我种植的地块儿大,按专家要求播种施肥,预计今年还会增收。”有专家的技术指导作支撑,八二林场种植户金海涛对大豆丰产充满信心。

   “我们大豆种植不仅追求量的增长,还注重质的提升,通过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使用绿色环保农药等方式,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高品质大豆,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北局公司产业部副部长王薇薇说。 

   今年,通北局公司还在八二林场建立了81亩良种试验田基地,加大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高产、优质、高效目标迈进。

   “作为森工林区拥有最多耕地面积的单位,我们通过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引领种植户创新思路、科学种植,有效破解技术难题,努力实现通北林区土地效益最大化。”通北局公司工会主席杨振铎说。

  小小紫苏奏响经济振兴曲

  在实施“一场一品”战略中,通北局公司曙光经营所经过多方考察,将立场项目选定在了浑身都是宝的紫苏上。

   曙光经营所所长王鑫说:“我们利用场址周边114.4亩闲置土地、小菜园、镐头地等分散地块种植紫苏,由经营所统一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秋后与职工利润分成,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王鑫算了一笔账,紫苏亩产约70公斤,市价每公斤24元左右,每亩经济效益可达1600余元。如果今年收成好,预计能有近20万元的收入。

  “之前我们以种植大豆、玉米这类农作物为主,跟着市场行情走,紫苏种植以前没接触过,开始还不太敢种,现在看来紫苏产量高、效益好,我们选种紫苏是对的,明年我打算再多种点。”种植户杨晓伟告诉记者。

  曙光经营所下一步还计划对紫苏进行深加工,以绿色有机为卖点,制作包装精美的紫苏月饼礼盒、小磨紫苏油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叫响特色品牌,带领职工群众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鲜食玉米念活特色产业经

  在通北局公司群力经营所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目青绿。采摘、计数、装车、运送……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中午时分,在最后一筐玉米搬上车后,群力经营所职工张泽辉擦了擦汗,笑着说:“我家今年种的鲜食玉米8月份就上市了,价格还挺不错的,在公司和经营所的帮助下,我们早早就与黑龙江省农星伟业食品冷冻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不愁销路,采摘后所里还安排车帮我们把玉米送到加工厂,现在已经卖了一半了。”

   今年,通北局公司采取分散分批种植方式,引进“绿糯619”、“北甜玉1号”等优良品种,在群力经营所、群力林场、碧水林场、前进林场等4个林场所种植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300亩。通北局公司对鲜食玉米种植给予全程技术指导,解决玉米在种植、采收等环节的难题,并积极联系对接玉米加工厂,通过提前签订订单生产协议等方式,做实玉米收获、售卖工作,确保新鲜采摘的玉米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加工厂,及时“锁鲜”。

   “职工还可以通过参与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工序获取报酬,拓宽就地增收渠道。与传统玉米相比,鲜食玉米香嫩多汁、口感甜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群力经营所所长王在军介绍说。

   产业兴,百业兴。绿色良种大豆喜获丰收、紫苏市场前景广阔、鲜食玉米产销同步……通北局公司依托林区地域资源优势,固根基、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形成了局级有项目、林场有产业的振兴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职工参与、市场拓展等方式,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做精,实现了企业职工双赢。

   “我们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立足‘产业富企’方针,大力实施‘一场一品’发展战略,统筹各林场(所)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不断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和经济增长新引擎,为现代化新森工建设提供坚实产业支撑。”通北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