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媒体聚焦
【黑龙江日报】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促进森林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
2022-11-30        黑龙江日报

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促进森林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

张冠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做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科学部署。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打造美好生态环境,加力推进“生态振兴”,加快建设“绿色龙江”,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龙江森工集团作为生态建设主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推动绿色发展征程上切实解决好森林资源保护统筹协调问题、长远发展问题、内生动力问题,在维护生态安全上担当责任使命。

以系统观念统筹保护和修复森林资源

自然生态本身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切实肩负起“林草兴则生态兴”的使命,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以推行林长制为基础,构建生态建设一体化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创新林长制工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作,开展森林督查、“亮剑护绿”等专项检查整治工作。

二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和完善全面保护、系统修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确保森工国有重点林区所有天然林得以长期休养生息。推进智慧林业发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智能管护网络。

三是着力抓好森林经营,持续提高森林质量。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对天然林中幼龄林,全面开展低强度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为主的天然林抚育,促进林木生长。对于人工纯林,以调整树种组成为主,采取补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促进其向混交林演替。加强良种基地、采种基地、种子园、母树林建设,推进苗圃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保障国家木材资源安全。

以绿色化低碳化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一是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构建生态环保型、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探索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二是发展壮大营林绿化产业。培育红松、蓝莓、榛子、沙棘、蓝靛果等经济林。加快发展壮大绿化苗木产业,打造中国面积最大、品质最高、品种丰富的国有生态型苗木基地。

三是稳步推进森林农业。农业种植面积保持56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斤。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增加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全面落实“田长制”,保护好黑土耕地。发展生态绿色养殖,提高标准化饲养水平。

四是不断提升森林食品产业。加快建立森林食品产业体系,努力践行“大食物观”,建成高端果蔬基地,推进森林食品产业由粗放向集约、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打造国内一流森林食品产业集群。

五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水平。推进初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建设,促进产品流通、产销对接,提高中药材深加工能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六是加快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发挥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优势,做好“凉爽”“冰爽”两篇大文章,实施品牌化、一体化、四季化、融合化、链条化“五化”推进旅游康养产业,打造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康养胜地。

七是大力发展林业碳汇经济。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机遇和黑龙江省支持森工开展碳汇试点的有利契机,打造森林“碳库”资产生成和转化的“先行地”,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通道,加快将森林“碳库”变成“钱库”。

以生态文化培植生态文明建设根基

生态文化是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动态平衡的文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统一。生态文化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制度规约、行为典范和物质文化,并通过教化、规制、示范、样板等进行生态文化培育,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支撑。

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线,引导林区职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生态意识、节约意识、低碳意识,推动林区形成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切实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立足建设现代化新森工,“远学塞罕坝,近学北大荒,管理学一重”,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三是增强全员文化自信。弘扬森工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让员工感受森工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自豪感。挖掘森工典型人物事迹,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讲好森工故事、传播森工好声音,营造人人关注森工、爱护森工、发展森工的浓厚氛围,鼓舞和激励森工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系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链接

实施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系统治理,坚持质量优先、促进科学经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形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等5个生态保护修复区,构建“三山两原”的区域总体布局。

实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保育、小兴安岭森林生态保育、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三江平原重要湿地保护恢复、松嫩平原重要湿地保护恢复、东北地区矿山生态修复6项重点工程。以县和国有林业局为基本单元,规划19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