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三创在森工 -> 典型做法
破浪远航
林口林业局加强管理创新发展纪实
2013-02-27        黑龙江林业报

 

驻站记者 芦树君 李虎生 本报记者 陈杞
在林口林业局的局址中心,有一座高六层的建筑分外醒目。它,是200万亩人工林纪念发展中心,是林口最显著的标志,也曾经是林口人唯一的骄傲。
但现在,这个“之最”的模式打破了。
林口在悄然改变!
曾经的唯一,成为了之一。
今天,你来林口,他们要说的“之最”可不仅仅是这座建筑,也不仅仅是200万亩的这个数字。
(一)
林口的色彩浓了。
这色彩来自广场上那姹紫嫣红的彩灯,来自棚户区改造小区的靓丽,来自葡萄酒加工线上的醇厚,来自巡护在街巷上的庄严,更来自林区职工毫不掩饰的笑容。
林口的声音亮了。
这声音来自林口小学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来自广场文化晚会上轻快的歌声,来自社区活动中心里老人们满足的笑声,更来自职代会上职工们欢欣的掌声。
林口的信心足了。
这信心来自42条管理制度的出台,来自产业项目建设的有序发展,来自环境建设的大幅度改善,来自职工超2万元的年收入,更来自于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林口林业局正如一艘高扬船帆的航船,撑满舵,全速破浪前进!
(二)
2012年2月,局长张晓波从八面通林业局来到这座小城1。十个月前,党委书记李久林也从牡丹江林管局刚刚来到林口。一个新的领导班子重新组建。
林口局对于两个来自于牡丹江地区的林业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林口人对两位当家人却是一个又一个问号。
这个初春,注定与往年不同。
一年。
又是初春。
这一年间,这届新班子让不到2万人口的小局从里到外的变了模样,让职工百姓心中的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说话”,这是新班子组建之初,两位党政责任人的共同信念。“抓管理、抓产业、抓棚改、保增收、保民生、保稳定”,这是林口新班子一致的工作方针。
要改革!要发展!要改变!
改变先从管理开始,林业局决定从加强林政管理入手。他们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森防责任制,不断加大投入,实现了春防无重大火灾、秋防无火警火情的工作目标,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无愧于“双百万”的光荣历史。
张晓波常说:“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是首要任务,是为百姓做的一件谋长远的实事、好事,绝不能为了眼前的小利益,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做任何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百姓的事。”
今年,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将这里设为森林抚育采伐示范试点。
对于咱林区人来说,林子就像生命一样重要。
新班子首战告捷!
有了主干,下面的枝叶与纹路更要细细的梳理。
林业局以强化财务、资产、资源、劳动用工、干部人事等基础管理为重点,制定出台了42项制度和办法。全面实行全额核算管理体制,切实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按程序管理企业资产的购置、调转、处置,避免了企业资产损毁流失。清查编外人员、重新定岗定编,初步解决了工作不饱和、人浮于事等问题。强化了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这些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使各项工作按制度管理、按程序运行,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永恒,管理永恒,企业的发展才能永恒。
企业管理的加强把林口局从发展的慢车道上拉向了快车道。
(三)
企兴才能民富。发展替代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林口局已被推向瓶颈。破口而出,还是停滞不前?他们选择了前者。
秋天的林口特别美!
莲花湖畔风景如画,青山绿水别有情致。
但最美的,还是那浸染着山间清灵的一串串紫色的成熟。山葡萄,是林口近年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依托胜利山葡萄基地,按照现代企业发展模式,林业局投资480万元实施了葡萄酒庄二期建设项目。新厂房900平方米,14个20吨葡萄酒发酵罐及葡萄酒生产线已投入使用。一个集品尝酒文化、商务洽谈、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葡萄酒庄已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为切实加快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大门调整种植结构、巩固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推广特色种养殖,富民利民产业快速发展。
一调。推广种植新技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白瓜、杂粮等经济作物,调整比例达到55%。
二建。建立养殖小区,全局已建立山下社区、胜利、刁翎3个生猪养殖小区、团结蛋鸡养殖小区、奋斗野猪养殖小区、红石养蜂基地以及8个山上林蛙养殖基地。
三基地。加快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步伐,在食用菌基地建设上,大力推广联户生产、合作经营、集中摆放、统一管理的作业方式,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劳力分散等问题,全局食用菌产量达到4058万袋。在北药基地建设上,大力发展五味子、充山参等优势药材产业,现全局种植北药面积已达2000亩。
2012年,林口林业局多种经营产值达到3696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6671万元。圆满完成了“人均超双万元林场所所”、“人均收入超万元”社区建设目标,山上林场所人均收入达到22274元,社区人均收入达到14063元。
(四)
虽然是隆冬时节,但林口局却已隐约透着春的气息。
正在改建的步行街上积雪堆放整齐,几棵新移植的大树昂首阔步。办公楼前的广场上亮化的彩灯炫目闪亮,对映着子弟小学彩虹图案的外墙煞是好看。爱心超市、慈善超市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一而足。新建好的社区里,离退休的老职工们一边在这里看报下棋,一边热议着今年的林业局的变化。
“这搬了楼房以后,我都没活干了。煤也不用烧了,柈子也不用劈了。老伴这身体也好了,饭也抢着做,屋子也抢着收拾。我现在啊,得空了,就和你们老哥儿几个下下棋,唠唠嗑。真是舒坦!”退休职工78岁的王道贵笑呵呵的说着。
“可不,这棚改的政策真好,没想到这辈子咱还能住上楼房。这不到一年的光景就连开工带搬楼,楼层也紧着咱们岁数大的先选,甭管你是啥领导都一个样,又公正又透明,我这带头搬迁搬的值啊!”离退休的老书记田良臣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添上一句。
“就是就是,咱现在这环境、这治安、这氛围,真是好!这公、检、法的三个大员,别看来咱林口的时间短,这维护林区和谐的态度可一点都不含糊。那‘百日巡护’生生把这可防性案件给控制住了,严打、严防、严控、严管,这力度,这态势,真是敢做敢为敢当!”退休的刘老师不禁感慨。
“还是咱那‘正四风’活动开展的好,这党风改进了,政风理顺了,民风促进了,社风也转变了,现在咱这风气真是正啊!真可谓团结向上、心齐劲足、理性宽容。”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宝洪大声补充着。
哈哈哈哈……
社区大讲堂里笑声不断……
2012年初,林口林业局党委、林业局将棚户区改造列为“一号工程”,截止11月末,山下职工群众基本入住新楼,山上单位职工住宅全部改选完毕,圆满完成了“当年动迁、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回迁”的棚改工作目标。
党委书记李久林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也想搬进棚改楼,和大家住的近些,联系的多些。可看到职工百姓还有这么多人没搬进新楼,我住上也不会安心。”
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局长张晓波在报告中谈及民生工作,声音洪亮:“去年,我们投入100余万元改善了中小学办公条件,投入200余万元开展了医院、卫生所公益性改革,投入100余万加强了公检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余万元加强了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余万元收回了供水业务,投入200余万元补贴供热费、维修改造管网。全额补缴了待业青年管护人员养老金300万元,全额补缴了企业欠缴参保费用630万元。”
2600万元!全部用于民生改善!
好一派小局的大气魄!
好一派民生的新气象!
好一幅百姓的安居图!
林口人已经率先实现了一个200万亩的目标,但这对于他们来只是曾经的骄傲。就像那座高高矗立的纪念中心,顶层的指针直指云宵,似乎预示着林口人在生态保护的路上、在森林资源培育的路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上破浪前行,绝不后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