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机版 |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转型加速度 -> 产业增长 |
“黑蜂”劲吹春潮涌 富民兴局梦“飞翔” | |
2014-04-25 森工总局新闻中心 | |
张巨练
春季的迎春,每到山上任何一个林(农)场,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忙”。瞧,这边从事种植业的职工群众们一早到晚忙着“购农资、选4良种、学技术、谋方向”,那边,从事养蜂的职工群众们也是全家老少齐上阵,马不停蹄地把一车车的象豆腐块似的“蜂箱”运往倾注了全家一年致富希望的“蜜源场”。致富的希望,就象孩童们春季放飞的风筝,在林区百姓的心中盘悬“飞翔”。
大力发展“蜂业”是迎春局带领职工群众转型发展的主打项目,也是群众最能有效利用森工独有的绿色生态优势,生产纯绿色森林食品、快致富的好出路。在全面停采的大势下,在火热的教育实践洪流中,考验着怀揣“中国蜂都之梦”的迎春人斗志和智慧。
地处林业局黑蜂养殖核心区的北部各林(农)场党员干部,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他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职工困难无小事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针对今春气温回升快,黑蜂出窖后,需野外采蜜、采花粉,壮群,林场职工养的蜂群比较多,转场需要很多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林场的党员干部自发组织起来,集中利用时间全力帮助每户蜂农进行黑蜂春季转场,并及时帮每户蜂农们推荐和选择了适宜放蜂的场地,一直把蜂箱全部送到场地安顿好后,党员干部们才离开。党员干部们全程的服务,使蜂农们无不发自内心的感动。在积极为蜂农提供蜂箱板和放蜂场地的同时,党员干部们还热心找来了专业养蜂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辅导,指导蜂农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蜂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迎春黑蜂之源的绿色生产基地名片。
地处局址较近的各林(农)场的党员干部们,也紧紧抓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各项难题。近日,曙光农场领导在检查场区环境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时,了解到一家养蜂户想拆掉场地内破旧的木板仓房、增加蜂箱摆放面积,但是工程量大,找不到帮手的难题,马上召集来农场党员、机关干部、后勤人员共计15人,集中利用一天的时间就为该户拆完了木板仓房,并把场地清理的干干净净,为养蜂户今春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保证。
在距离曙光农场不远的尖山林场党支部,也积极将开展学习教育工作与培训养殖黑蜂工作人有机结合,为解决养殖户养殖知识缺乏的困难,“三顾毛庐”请来了周边有多年养蜂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家门口为蜂农们传授“致富经”,并现场进行操作指导。全场党员干部主动自觉地与各养殖蜂结成“联系户”,帮助在扩大养殖规模、如何增加收入上出谋划策,成了群众发展蜂业道路上的“主心骨、贴心人”。
为把“蜂业”做大做强,成为林区群众转型致富的强大“后盾”,今年,林业局继续深化溯源体系管理,为各场配备溯源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实行二维码追溯管理,蜂箱标牌率达到100%。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免费提供蜂箱板300立方米,新建越冬蜂窑4个、活动放蜂房10个。严密制定蜂蜜收购流程,设立4个收购组,配备专业质检人员和设备,确保蜜源不外流、质量有保证。同时,全面加强政策和科技支撑,精心制定全局绿色食品业发展规划,在溯源管理、产品标识和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等方面精心谋划设计,努力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加快了超临界CO2萃取蜂胶、乙醇提取蜂胶软胶囊产品以及蜂蜜快速检测仪的研发。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全员、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制,完善企业的标准化、计量、技术监督与质量检测手段,创产自林区、誉满天下的“名牌”、“品牌”、“专利”产品,让“壮美大森林”变身“绿色大厨房”。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 |
||||||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