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机版 |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转型加速度 -> 产业增长 |
柴河局:“绿”字号引领产业转型 | |
2014-06-11 森工总局新闻中心 | |
记者:刘丽丽
“山绿了,我们就闲不着了,春天采山野菜,秋天捡蘑菇,春秋两季咋也得收入万八千元呢。”进入五月份,柴河局卫星林场的职工家属韩秀斌可忙活够呛,每天一大清早,她就拎着袋子上山了,尽管进山采摘野菜是个辛苦活,可林区人仍乐此不疲。卫星林场职工潘德国,就尝到了采摘山野菜增收的甜头,每年春天的采摘季都会有6000多元的收入。
柴河局看准了这个商机,2012年控股威虎山饮品有限公司,同时挂牌林农特食品加工厂,建起了以开发、加工天然绿色食品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线,加工生产山野菜、食用菌、坚果等系列产品。
如今,柴河局依托林农特食品加工厂和威虎山饮品公司,实现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发展模式,“绿”字号替代产业成为带动全局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导产业。
绿色食品闯出新路。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现代自动化的流水线,“原生态、纯天然、零污染”14种松仁饮品被运往全国各地,威虎山饮品公司订单不断,产品知名度越来越大,一张遍及大半个中国的经销网络已经形成。
2012年,柴河局绿色食品项目被黑龙江省列为重点推进项目,柴河局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管理,高战略出拳,投入资金近亿元,对原有公司进行扩建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研发高端产品,开发的松仁露系列产品、松仁玉米浆、核桃露等饮品年总产量2500吨,年产值达1.25亿,利润2千万元,成为拳头产品、龙头企业。
为了将森林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品创新升级。柴河局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地专家,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就产品存在的技术问题给予的现场指导,为产品提档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出谋划策。
柴河局以饮品生产为核心,培育壮大了饮品公司、林特产品加工厂、矿泉水厂、冷饮厂等10个龙头企业,形成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现已开发7大系列68个品种,取得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填补了国内红松籽饮料空白。产品销往国内15个省26个市(县)40个经销点,年加工坚果食品15000吨,年产值12500万元,利税2236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3,800人,职工年人均收入达36080元。并利用坚果加工剩余物,生产核桃艺术工艺品、根雕艺术品和活性,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森工坚果产业第一局。
绿化产业渐成规模。柴河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坚果果林资源,其中红松果林面积达71904公顷,平均年产红松籽325.5吨,约占牡丹江地区松籽总量的26.6%;核桃年产量344吨;山榛子年产量约10吨。
为了把坚果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柴河局重新规划调整威虎山饮品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由林业局控股、民营参股,职工入股,全面增资扩产,重新规划布局,整合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投资10,740万元新建厂房引进先进的坚果打磨加工生产线和饮品罐包装设备,新建3100吨的原料储备冷库、250吨开口松籽和450吨保鲜松仁生产车间,在原年产5000吨灌装松仁系列饮品的基础上,增加5000吨利乐砖生产线,新上日产10吨纯净水生产线、1.5吨蜂蜜生产线、6吨果汁生产线。
正在建立从坚果林种苗、造林、果林培育、管护经营、坚果仁采收储备、果仁加工、产品营销到坚果文化、知名品牌的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以坚果产品为主、林副山特产品为辅的森林产品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计划到2015年坚果系列食品年产量增加到25,000吨,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吸纳安置林区富余劳动力3500人以上;打造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主产区和优质林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绿色品牌圆梦转型。品牌就是效益,企业要发展必须打响品牌。柴河局制定了全员销售管理办法,实施返点分红、多销多得、利益共享的奖励政策,职工完成任务按2%提成,超出部分按5%提成;职工介绍有效客户或自行经营,按实际打款金额的2%给予奖励。股民和干部职工利用自己在全国各地的人脉关系,纷纷联系客商,建立了销售网络,从而,形成了全员销售的良好氛围。
在充分调动股民和干部职工参与全员销售的基础上,2013年柴河局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开展招商。首先对专职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营销培训,聘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购置教学光盘,购买市场营销书籍,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提高销售人员自身的销售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登门拜访专卖店、商店超市、宾馆酒店、旅游景点、商储物流等地点,使威虎山饮品的全国代理商经销商达40个,销售网络遍及全国。林业局还组织由副处级领导带队、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参与的产品推介小分队,深入全省各市县、工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进行产品推介。如今,柴河局干部职工时时关心企业发展,人人参与产品销售,挖掘各自的人脉资源,延伸产业链,延长销售链,全民搞推销、全员促转型。
此外,柴河局还在巩固扩大传统营销网络的同时,不断尝试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利用这一新兴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在抓好绿色产品的生产管理、基地建设、市场开发、营销网络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多来自大森林的绿色食品摆上消费者的餐桌,柴河局把目光投向国家权威机构。目前,松籽、山核桃、白丁香花、榛子等4种产品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编号:145OP1300011),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识权;“威虎山”牌饮品类中松仁系列的松仁露、松仁露无糖、松仁原浆,核桃系列的核桃露、核桃原浆、核桃露无糖,白丁香系列的白丁香植物饮料;“柴林”牌蜂蜜系列的椴树蜂蜜;“林农特”牌食用菌干品类的木耳、榛蘑、元蘑、滑子蘑、猴头蘑等三大类13个品种产品,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认证”;4类8种非木质林产品首批通过中国森林认证;威虎山牌松仁露并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消费者最喜爱的100种绿色食品饮料类第一名”。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 |
||||||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