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转型加速度 -> 产业增长
柴河:生态林城点亮美好生活
2017-02-14        森工总局新闻中心

 

记者:刘丽丽
千人游雪村,感受春天里的冰雪之美;千人做“微商”,掀起创业创新热潮。冰雪未消,春意萌发,威虎山下的柴河林区不仅是一幅生态实景画卷,更是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
生态林城处处美。漫步柴河林业局局址,举目皆风景,举步即公园。 30处广场、公园,2万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局史馆、活动室,22支民间文艺团体,形成了覆盖林区、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景观文化、廉政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竞相发展;主题教育、文艺汇演、文体活动题材广泛,异彩纷呈;威虎山林区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冰雪文化独具特色、声名远播;美丽柴河、美丽社区、美丽林场日新月异,成效显著;威虎山九寨、威虎山莲花湖、威虎山雪村,风景变效益,青山变金山,生态景区魅力彰显,风光无限。
转型发展业业兴。旅游产业风生水起、四季迎宾,产业园区机器运转、订单不断,绿色食品走出局门、闯出品牌。木材停伐后,柴河林业局超前谋划,新型化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产业化推进森林食品工业,规模化发展生态红色旅游产业,集约化推进园区建设,变“一木独大”为“多业并举”,10年间,全局产业总产值实现翻两番,林下经济产值增加到133,990万元,非木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81.6%,社区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0:38:42,步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春天。管理与创新双管齐下,创新发展乐章铿锵有力,创新资源管理,红线保护、底线利用,有偿使用;创新人员编制管理,动态定岗定编、支付费用,人人有岗位、常年有活干;创新资金收支管理,应收尽收,应省尽省,网络办公无纸化,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公务经费严格控制;创新资产管理,建档立卡、责任到人,集中管理、统筹使用,保值增值;创新社会管理,“双五”网格化社会管理柴河模式在全省森工推广。基础工作标准化,日间管理精细化,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化,规章制度“严细实”,效能考核“稳准狠”,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公忠能”,依法管理、依法治企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惠民增收人人乐。搬新家、住新房,路无土、绿荫覆,10个棚改小区、167栋新建楼房、惠及百姓21020户;33条街路、 527公里通场公路,1072米商业步行街,形成“五纵十横一环”的城镇交通路网;绿化覆盖率达到63%,环境亮化普及率达到97%,局址绿化亮化美化档次品位和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困扰林区多年的行路、吃水、取暖、排水、洗浴、消防及没有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场所等难题逐一解决。利民实事年年办,民生福祉步步高,最大限度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就业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和谐指数、职工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极大提升,日子越过越滋润。
接力传承,创新奋进,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柴河林业局砥砺前行,形成了“生态优先、产业优化、城镇宜居、社会和谐、区域一体、管理精细、职工富裕”的发展新格局,走出了务林不砍林、离木不离林、致富不靠木的发展新道路,谱写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辉煌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