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木材生产稳定工程
①合理的调减木材产量。按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十一五”期共生产木材12.5万立方米,自2006年至2010年木材产量均为2.5万立方米,木材减产到位后,将产生3407名富余职工,要采取妥善措施安排好这些职工,保证林区的社会稳定。
②加强综合管理。根据我局目前的森林资源的实际状况,在确定合理的年木材产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加强伐区作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大幅度提高长材和优质材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平均售价,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伐区作业质量得分由期初的92分增至期末的96分,产品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5%;
③加大伐区作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规程》和《森林法》及有关林业法律法规,严肃凭证采伐制度,加强采伐限额管理,控制好采伐强度,坚决做到不越界、不超采。杜绝伐区丢木材,减少资源浪费,杜绝效益流失。
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力度,严格奖罚,切实保证产品合格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提高木材平均售价,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工程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推进多种经营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多种经营产业的主导地位,巩固发展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坚持科技兴多,提高多经产品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多种经营在建设林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多种经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间将合力建设六大产业,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六大产业:
①加快种植业基地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将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的步伐,继续以低产田改造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路、桥、沟、渠、田、林、坝等硬件上下功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采取标准化的作业方式,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调整种植结构,建立绿色产品基地。规划好全局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比例,优化种植结构,紧密贴近市场,发展适销对路作物,发展订单农业。重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三个转移”即低转高(低产田向高产田转移),粮转经、饲(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饲草作物转移),量转质(从追求数量向优质、高效并重转移)。
——在三道通、五道、石河、万宝山四个中心林场所建立4万亩优质高产大豆、白瓜籽种植基地。
——在吉岭、沙所两个中心经营所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
——在吉岭、万宝山、沙所等交通相对便利的中心场所建50,000平方米棚室蔬菜基地。
——开发利用吉岭的33栋温室,使其成为特种蔬菜及花卉基地。
——把陈家亮子中心经营所葡萄大棚规模扩大到200栋。
——将吉岭中心经营所建成50万株果树基地。
②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
在巩固、扩展现有的养禽、养牛、养猪、养羊等基地的同时,大力普及优良品种,科学规划养殖小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普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推广标准化饲料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步伐。
——以万宝山经营所标准化肉牛养殖场为龙头,发挥大罗密沟耕地多、饲料丰富的优势,建成2,000头养牛沟系,全局养牛达到10,000头。
——以以石河中心经营所经济动物养殖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林场所,大力发展狍子、山鸡、飞龙、野猪、蓝狐等特色养殖基地。
——扩大林蛙养殖基地规模,在石河、陈所、五道建立林蛙养殖基地,年产林蛙10万公斤,蛙油3000公斤。
——以三道通绒山羊基地为典型,带动石河等周边中心林场场所的绒山羊养殖,建成10000只绒山羊养殖基地;
——扩大陈家亮子养鹿场规模,实现规模化、效益化;
——以沙所河蟹基地为示范,建成200亩水产养殖基地;
——在局址,发挥养鸡协会的作用,借助收购订单合同,扩大肉鸡、蛋鸡发展规模;
——以贮木场养猪场为龙头,鼓励扶持养猪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③加大北药业开发力度,实现北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确保西洋参产业长足发展,要积极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地块,组织技术力量,攻克重迎茬及大田地种植西洋参技术难题,以解决地块不足的问题,巩固和扩大西洋参产业化基地规模,建成60万平方米西洋参基地。
——以石河、多种经营局平贝种植为龙头,向周边林场所辐射,建成6,000亩平贝种植基地,使之成为全局北药发展的主攻项目
——扩大防风、黄芪、柴胡、龙胆草、板兰根等经济效益高的北方地道药材的种植面积。建成10,000亩药材基地。
——在管护经营区内的林下扩大刺五加、五味子、林下参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使管护区林下面积利用率达到60%,确保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林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储备强大的后劲。
④提高加工业水平,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对方林保健品有限公司坚持“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在生产服务和市场开发上做文章,不断壮大龙头项目。
——提高龙山米业有限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抓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在精包装上和产品质量上做文章,使产品提档升级,增加其附加值。
——改造山野菜加工厂,提高其生产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在质量和包装上下功夫,力争产量达到300吨,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⑤激励服务业发展,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
对商饮、运输、劳务等服务行业采取激励政策。通过组织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就业能力,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鼓励他们投身到服务行业中来。使服务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0%。
⑥加快矿产开发业,增强非木替代产业的意识。
方正林业局施业区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矿、石英矿、石灰石矿,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加大开发力度,让沉睡多年的矿藏发挥效益。“十一五”期间林业局在石河建设大理石和白灰加工厂各一处,在万宝山建设石英石加工厂—处。
五项工作:
①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抢占绿色食品市场。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绿色食品强省”的发展战略和总局关于“整体推进林区绿色、特色食品”的实施方案,做大做强绿色、特色食品产业。
②强化科技兴多,提升多种经营产业的科技含量。
(1)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相互联系和密切协作,(2)加大对多种经营实用技术的研究的推广(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开展多种经营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适应林区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4)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③重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筑多种经营发展新优势。
(1)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体制新、机制活、空间大、效益好的优势,努力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向多渠道就业方向发展。
(2)要不断引入民营经济,推行股份经营,不断增加民营资本在国企发展中的比例和份额,打造非国有经济的航母,激活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全面搞活林区经济。
④加快市场营销开拓步伐,做好产销衔接
(1)继续打造“黑森”品牌;(2)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平台,唱好“黑森”戏;(3)依托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发展动态;(4)努力抓好产销衔接,使其流畅合理。
⑤强化管理,切实做好多种经营基础工作
(1)加强计划统计管理。(2)加强民营经济管理。(3)强化“黑森”品牌管理。(4)加强农业承包管理,稳定多种经营用地面积。
4、林产工业提升工程
这是森工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工程。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是林业建设中的一鸟双翼,缺一不可。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林产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规划林产工业发展的蓝图。
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坚持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抓大要强,放小要活,使林产工业总体水平有重大突破。分类经营国有资产,集中全局林工的先进设备,组建股东结构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不良资产部分全部退出国有。实现股东结构多元化。职工要改变全民所有制身份,实行全员合同制。
通过招商引资,转变经营体制和机制,实现产业化经营,以木材加工厂和人造板厂为龙头企业,拉动其它加工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高档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终端产品,其它企业生产半成品及小型定制品,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和产品格局,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的提档升级。
人造板厂引进德国“莱明板”生产线,以白松集成材为主要产品,改造木材加工厂,重组优良资产,建成建筑装饰材料生产线。提高木材精深加工能力和木材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以后实现原木不出局,林产工业发展成为林业局支柱产业。
产品质量要创新水平,生产适销对路,用户满意产品。产品结构要向中、高档次发展人造板要生产高档装饰材料,向贴面板、淋漆板、烤漆板发展,木材综合加工厂在地板块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加强实木门开发,生产中高档实木门大幅面集成材,要坚决淘汰那些高消耗、低质量,市场销路差的产品。努力品牌上档次,出精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5、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工程
生态旅游产业要充分发挥位居哈佳两大城市之间的区位优势,哈同高等级公路和方虎公路的交通优势,把我局旅游置放在全省旅游框架的东部“亮点”上,并与周边旅游热点区二龙山、莲花电站、依兰漂流融为一体,积极搞好“旅游环圈模式”研究和论证。
——深入开发“百公里黄金旅游带”,形成以哈同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客源线”,以方虎公路为主的“旅游产业线”,更好的打造响水河“龙江第一漂”品牌。
——重点搞好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在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把森林公园作为我局旅游产业的龙头来抓,实现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通过招商引资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形式,在响水河漂流旅游区建设宾馆、露天浴场、游乐场以及高档别墅等旅游服务设施,拉动城市高消费阶层。
——开发红石砬子、城墙砬子、万宝山等旅游景点。
——让林区人民抓住这个机遇,多上附属项目,带动相关经济发展,使其经济牵动率达到10%。
(二)七项任务
l、全力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工作
森林分类经营是我国对森林布局和森林用途进行的一次大战略调整,关系到国土的生态安全。首先要搞好森林分类经营的区划定界工作,这是分类经营的基础工作。二是要把分类经营工作落到位。根据《方正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方案》,把我局的森林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禁伐区56618公顷,占29.2%;二类是限伐区92832公顷占41%,三类是商品林区57684公顷,占29.8%。
为把森林分类经营方案落到实处,要采取有利措施,对禁伐区实行重点保护,坚决停止任何经营性采伐。对区内的无林地进行人工造林,对疏林地采取封山育林、人工促进的方式尽快恢复森林植被,使其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对限伐区的森林实行一般性保护,加大培育力度,大力开发林下资源。同时遵守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经营,进行低强度择伐和抚育伐。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限伐区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商品林区,通过新造改培建设商品林基地,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在管护承包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林业经营的路子,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2、大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
森林既是森工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坚持以营林为主的方针,下大力气培育后备资源,在用好育林基金的同时,努力争取天保工程公益林、商品林建设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保护和建设好森林。
(1)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十一五”期间完成更新造林20.5万亩。因地制宜采取各种经营措施,实现无林变有林,疏林变密林,纯林变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形成乔、灌、草结合型的生物多样化森林生态体系。在公路两旁营造护路林,在江河两岸营造护岸林,在村屯四周营造绿化林,对公益林区的无林地,采取林冠下补植,增加密度,对低价疏林地采取改造更新、补植等方式,提高森林质量。
(2)加快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步伐。“十一五”期间完成封山育林205万亩、森林抚育910万亩。根据林分状况,将天然中、幼龄林,划分成抚育型、封护型、补植型和改选型。对抚育采取人工透光、生长抚育、综合抚育等措施,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林分质量;对封护型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实行人工促进更新,实现人力与自然力结合;对补植型和改选型采取先选后抚的办法,加大林木密度,稳定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
3、加强资源管理,全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根据国家《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和伊春试点经验,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在商品林区进行林权流转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局推开。重点是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形成封山设卡和管护经营责任制相结合,专业队伍管护和职工群众管护相结合的新型管护体制。
要尽快理顺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林政管理、病虫害防治、资源调查与监测四大体系队伍,全面实行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强化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越界采伐。杜绝毁林开荒,实行退耕还林。严格执行《森林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故意放火的违法行为。
全力推进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森林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满足林区职工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允许管护人在管护区内,采集山野菜、山野果、中草药、并允许管护人立体开发利用林下各种资源,进行种植、养殖,推进森林珍稀动植物,珍贵中草药名贵食用菌的发展。
加快林木增量分成研究,加速推进步伐,认真摸清各类管护区的立体条件,林分状况与生长底数。对在管护区内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林木生长的管护人,采取增量分成的办法,调动职工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保证国家、企业以最少的投入,快速恢复森林资源,获取最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4、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妥善安置富余人员,是贯彻三个代表理论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德治国目标的体现,同时也是以德治企战略的保证。是保证林区政治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方正林业局现有劳动力总数为18608人,其中在职职工8175人,经测算,实施天保工程木材调减到位后,计划用工4768人,需下岗分流3407人。林业局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转产项目开发力度,营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妥善安置林区富裕劳动力。
“十一五”期间力争通过以下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1)继续向森林管护经营分流,预计达到200人;
(2)拟建转产项目,安置1500人;
(3)对实现再就业和准备自谋职业的职工实施一次性安置,预计577人;
(4)利用林区小社会的有利条件,发展商饮服及其它产业安置150人;
(5)加大产权改革力度,通过改组、兼并、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分流安置600人;
(6)积极筹集资金,营造商品林,分流安置150人;
(7)争取天保公益林建设资金,进行公益林建设分流安置230人。
5、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步伐,实施科技兴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一五”期林业局要大发展,出奇制胜在科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进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实现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确立“引进、消化、自我创新”的技术路线,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率,提高全林区职工科技素质。建设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科技实体,形成科技产业和经济一体化的森工国企科技新体系。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工作。企业科技要向科研与推广一体化的科技方向发展,加大同企业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系,建立林业实用先进技术项目库,指导林业生产建设。形成四大科技示范园,即农业科技示范园;山野菜、山野果示范园,食用菌示范园,中草药示范园。加强企业内部计量工作和产品标准化管理。
(2)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森工发展的科技人才。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和技术骨干。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要培养200名优秀科技推广员,与10所院校和研究所建立科技关系,聘请80名客座专家,培养20名专业科技带头人,使我局的科技整体水平进入森工系统前列。加强林业科技协会工作,发挥科技人员作用。
(3)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投入是技术创新实施科教兴林战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要认真执行从育林基金中和销售收入中各提取1%,天保工程提取3%,作为林业科技发展专项经费的规定,用于对科技兴林及天保工程重大项目的支撑,保证林业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
6、大力加强林区基础工程建设
本着服务生产和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实践为民宗旨,关心职工切身利益的原则。切实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
(1)加强营林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向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高森林的经营水平,提高营林的基础工作地位,“十一五”期间要加大营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步实现营林作业机械化,营林队伍专业化,营林道路网络化,生产指挥现代化,三站建设标准化。
——搞好种苗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种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苗木的科技含量,提高良种壮苗水平。重点搞好三大苗圃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和造林良种化工程,加大种子建设规模和质量,强化种子采集、运输、加工、贮藏的管理。适应天保工程要求,面向市场,改变苗木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珍贵阔叶树种苗木培育面积及质量,适度扩大经济林、中草药、珍贵植物、花卉的种苗产量。
陈所、万宝山两大苗圃以生产上山造林苗木为主。
石河苗圃为综合性苗圃,除生产上山苗木外;同时生产绿化苗和经济林用苗。
陈家亮子中心经营所的红一苗圃以生产绿化苗、经济林苗木、花卉苗、珍贵中草药和其它珍贵植物苗为主。 实现良种经营专业化、种苗培育基地化、上山苗木全部壮苗化。
——加强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重点森林的病虫鼠害防治力度,综合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化学等防治描施。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在防治形式上,要与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和商品林区的经营权流转制度相结合,坚持专业防治同管护人防治相结合。提高预测、预报水平,提高预防和防治病虫鼠害的能力。
——加强营林道路网建设。为达到总局提出的营林作业机械化,营林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要逐步加强林道网建设,使营林道路网密度达到3.8米/公顷。
(2)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原则。重点强化火源管理,积极采取全民教育,林农结合,共同防治的措施,增强森林消防专业队技术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推进森防科学化进程,提高森防综合能力和控制大火的综合水平,为实现三十年无森林火灾的目标努力奋斗。
“十五”期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大投入,实现“两化、四网、六大系统的建设。
——两化
扑火机具装备科学现代化,扑火队伍专业化。
——四网
瞭望监测网:增加瞭望塔,使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预报预测网:增建气象哨,提高对火情、火险的测报密度和精度。
林火阻隔网:以现有公路、河流、防火林带为基础,逐步完善达到网络化,起到阻隔林火的作用。
通讯指挥网:通讯覆盖率要达到98%,以短波、超短波通讯为主,电话为辅的全方位覆盖方式,解决通讯死角和火场范围的动态传输。
——六大系统
即林业预测预报、跟踪监测、防火通信、地理信息、数据传输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十一五”期要加大“六大系统”建设,以期实现管理规范化、信息处理自动化、扑火指挥决策计算机化。
“十一五”期全局森林防火投入项目是:前三年以硬性投入为主。即“通讯、车辆、瞭望设施、扑火机具、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等,每年投入不低于30万元(按现行林地1.5元/公顷计算)。常规费用平均每年不低于150万元(包括工资及其他所有维护费用)。后两年以软性投入为主,即指挥系统及指挥辅助系统、监测体系、评估体系等,每年不少于25万元。常规费用每年不少于150万元。其中生物防火林带将是防火重点投入项目,人工及人工促进防火阻隔体系工程逐年减少。
(3)深化教育, , 改革,促进林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实现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到80%。同时要根据林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步伐,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工终身教育基地和学习社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集中办学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基本实现职前和职后相衔接、相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现代化社会教育体系。
“十一五”林区教育工作重点,首先是以调整改善教育结构为重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规划,争取国家非经营性投入,统筹安排山上场所小学集中办学工作。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对教学设施、设备进行改造。
二是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结合林区发展的需要,推进各类教育的发展。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实现“两基”教育目标,2010年实现达标巩固率9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职业型、技艺型人才。至2010年学生考试合格率达到95%,优秀率达到75%。
三是结合林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总局《关于森工企业职工学校规范化建设标准》,结合林业局实际搞好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发挥职业教育多功能作用,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全行业培训。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方针,做到按需培训、讲求实效。到2010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要达到同期普通高中人数的70%。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林区中小学教师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
(4)加快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实施意见》,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建立并完善符合林区实际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提高林区人民的健康水平。
——积极争取政策,加快林区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力争早日建立起完备的职工医疗保险社会制度。
——积极稳妥的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加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局址卫生网点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个,进一步完善山上卫生网点,努力做到一场一所,配齐人员和医疗设备。引进竞争机制,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完善考核制度,建设一个有良好机制、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卫生队伍。
——进行医药制度改革,职工医院实现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实行统一采购,指定地点的制度。常用药品、医疗收费价格双公开。努力做到职工、医护人员、企业三满意。
——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所建设,定岗定编,保持队伍稳定,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做好预防保健和卫生监测工作,加强对食品、公共场所、工作、医院、学校等地点的卫生临督。对重点疫病实行重点预防,并做好地方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林区职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医德医风”建没,开展全心全意为患者群众服务活动。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坚决杜绝借工作之便,卡、要、收红包现象。
——积极争取政策投资,加大对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十一五”期林业局要积极争取国家社会性投资,力争投资1000万元。完成职工医院、基层卫生所、卫生防疫站的设备改造任务。
(5)加强林区政法队伍建设
林区公检法司机关是保证林区社会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的国家机器。“十一五”期政法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要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案件侦破能力,为林区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要解决林区公检法办案所需交通、通讯设备落后问题,注入资金解决突发事件,提高公检法机关机动作战、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是造就一批优秀的政法队伍,提高侦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公检法机关要加大训练强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大、要案侦破率。
四是加大重点地段、案件高发区的巡护力度,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要做好经济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火源管理,对居民区、工厂定期进行消防检查,防患未然,减少火灾发生率。加强快速扑火训练,发现火情,要快速出动,将火灾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6)加快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建设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体系建设,加大对气象、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投资力度,健全森林物候、病虫害监测网络系统,各场所要设立兼职观测员,掌握物候、病虫害发展变化规律,采取强有力手段消灭病虫害。林业局气象站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气候监测工作,保证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保护、利用、开发林区的气候资源,为林区发展特色经济和各项生产、生活服务。
(7)林区计算机网络建设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作用,建立覆盖全林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现有计算机拥有量基础上,到2010年全局各单位都要有计算机,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森林管护、多种经营、林产工业等生产中的作用,指导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提高全局各项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工作效率。
7、小城镇建设与秀美山庄建设工程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七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计划,明确提出了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发展,这是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的重大举措。切实解决林区道路、饮水、供暖、环卫、商服、住房等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大力度加以解决。
加快林业局址建设是国家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场所建设又是林业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局址和场所是林业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哪一面无光都将影响林业局的整体形象。尤其是在大力发展生态林场所建设,打造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今天,二者相互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小城镇建设和优美山庄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递次推进,配套建设,从长计议,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发展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林业局要根据财力,物力,做好优美山庄建设的试点,集中财力,物力,先扶持四条旅游热线周边的林场所建设,逐步幅射到每个场所,重点搞好道路,排水,供暖,供水,通讯,供电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动员鼓励各场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排水沟石砌化,住房砖瓦化,街道场区绿化,香化,主要街道排水畅通,局址和中心林场所主要道路硬化率要全部达到100%以上,改造局址巷道红色路面,逐步向黑白路面转化;局址集体供热率达到80%,中心林场所要达到70%以上;职工全部吃上放心水。
第五,投入测算
“十一五”期总计投入7304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46344万元,财政专项补贴资金26700万元。
(一)基本建设投入
基本建设投入46344万元,经营性投资24162万元,种苗投资140万元。非经营性投资22042万元,其中:企业非经营性投资21792万元,防火投资250万元。基本建设投资中中央投入32292万元,其中:经营性投资8114万元,种苗工程140万元,非经营性投资16040万元,贴息贷款7998万元。
(二)财政专项补贴资金
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投入26700万元,全部为中央投入,其中:森林管护费用5000万元,政策性支出9100万元,社会统筹费6300万元,下岗未分流人员一次性安置费6000万元,下岗未分流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费300万元(详见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