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方正林业局改革重点
树立创新意识,推进三项改革
一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1、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方针,稳步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放宽民有林准入领域。坚持林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不断完善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继续进行自费造林试点工作。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除木材生产销售以外,在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社会服务等领域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做到四不限:不限规模,不限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雇工人数。落实优惠政策,动员职工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制定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引导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3、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来林区投资,力争招商引资1000万元,加快推进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化水平,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
二是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加快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对局属中小企业单位要通过租赁承包、联合经营、破产拍卖等形式,使其尽快退出市场,盘活国有资产,最终实现公退民进。林业局重点扶持教育、卫生、医疗等公益事业。对街道管理处、路电处、广电局、物业管理处等事业性单位,林业局将采取定利上缴的办法促使其尽快走向市场,用2—3年时间全部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
三是实行管理体制改革。1、宏观管理、分类指导。林业局采取宏观调控,微观放开,集中决策,分散管理的办法,对改制单位进行分类指导,不参与投资经营,让位于民营企业。2、机关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民营经济提供信息、资金、技术、政策的服务上。3、进一步放宽林场所的经营自主权。明确林场的职能、任务、产业和发展方向,放开经营权,以场自立,以户自立。
第七,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完成“十一五”目标和各项任务是贯彻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彻底打破旧的经营模式,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林区经营和特色经济。
为完成“十一五”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提高经营思想,站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上,保护好森林,站在全林区人民的利益上发展林区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要转变经营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企业的经营,用高科技手段武装林区,实现林区经济的根本转变,促进林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领导,林业局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带领林区人民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努力奋斗。党政领导要亲自挂帅,各科、部、委、办领导和各基层单位领导要认真组织实施,党员、干部要做职工群众的领头雁、带路人,把“十一五”规划落到实处。要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二)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十一五”期的重中之重。企业内部改革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建立现代林业机制结合起来。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重点突出森林经营方式,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完善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认真落实《黑龙江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办法》,制定符合我局实际的《实施细则》,依法搞好责任区管理,鼓励承包职工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发展林区特色经济。进一步研究商品林区股份经营的理论,搞好增量分成试验,推动森林集约经营工作发展,建立科技含量高、林木生长快的森林经营模式,变被动管护为积极促进林木生长,实验成功后,立即在全林区铺开,全面推广,争取在“十一五”期收到显著成效。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的单位和部门,在分清产权后,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宜包则包。完善造林成果收购制,苗木收购办法的改革,引导个体、民营、外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鼓励职工群众举办家庭林场、农场、养殖场等经济实体,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和家庭经济。
对企业内的事业单位,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调整,对中小学、医疗卫生等单位进行合并重组,遵照脱钩、分类、放开、搞活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程,使之以高效率、高质量服务于林区职工群众。
(三)强化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
“十一五”期是国家正式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关键阶段,在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主财源收入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
首先,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武装企业。“十一五”期全局要在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营林管理、多种经营管理等方面实行计算机管理,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指导生产和销售,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第二,木材生产继续推行模拟化市场管理,完善标准化计量、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手段,建立全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伐区质量、作业质量和各项工作质量,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第三,细化劳动管理,实行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改变择业观念,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理顺劳动关系,搞好一次性安置。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劳动力市场,为职工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深化资源管理,发展生态林业。资源管理要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严管公益林区,停止采伐,细管一般公益林区,培育后备资源,合理利用商品林区,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强化资源监督管理,改革采伐方式,取消皆伐,推广低度择、渐伐,在保证森林资源消长平衡的基础上,促进森林有较大的发展,加快营造林步伐,提高森林覆被率,“十一五”期末,实现森林覆被率达到91%的目标。
(四)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掘、引进、培养短缺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人才是林区发展和建设的基础,是活的生产力要素,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人才是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的具体体现。到2004年底我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3456 人,其中党政干部59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80 人,专业技术人员1618 人,高技能人才668 人。为加速林区经济发展,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人才文章:
1、重点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完善科场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规范科场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上级党委要求,把局科场级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好,努力建设一支群众认可的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
2、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培养选就一支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一支精通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能够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善于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3、重点加强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专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干部人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务由用人单位按需设岗、按岗聘用。
4、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职工培训中心为基地,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岗位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5、在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有目的的定向选送一批优秀人才进入高等院校,培育一批适应林区发展建设的人才队伍。
6、制定优惠政策,聘请短缺急需人才进入林区工作,在工资、住宅、子女、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使其安身投入林区建设。
7、通过在职职工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从事林区建设。通过加大职工培训中心投资,完善教学设施,聘请专家学者讲课,采用短期轮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造就一批发展生态经济,特色经济,多种经营,开发林下资源,旅游资源的人才队伍。
8、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建设优美、舒适的林区环境,吸引一批人才进入林区。
9、在采取多种方式培训人才的基础上,造就一批适应林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师资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轮回授课,送知识、送技术上山、送书上门等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林区人民的整体素质。
(五)提高法律意识,将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提高林区人民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增强全局职工群众依法经营,遵法办事,循法生活的自觉性,在“三五”普法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进行“四五”普法。进而提高政法队伍的执法力度和职工群众遵纪守法的主动性。
1、利用1—5年时间在全局职工群众中开展普法,普及法律知识,规范法律行为,提高全员守法意识。党员、干部普及率达到100%,工人达到90%,学生达到95%。家属达到85%。
2、利用2—3年时间在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中开展普法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经营,带头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加政法队伍素质,增加依法治国、依法治局、严格执法的力度,提高办案效率,杜绝冤、假、错案,促进公正执法,营造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及时处置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活动,做好“法轮功”人员的转化工作,严厉打击走私、诈骗、贪污、贿赂以及抢劫、强奸、杀人、放火等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活动。积极开展教育与专项治理活动,保证林区开放搞活事业的发展。
(六)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
林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同小城镇建设和优美山庄建设相结合,体现林区幽雅环境和生态特色,真正把方正林业局建设成为林木葱绿、鸟语花香、精神文化气氛活跃的新型林区。
1、局址建设要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快步伐。“十一五”期间局址高楞精神文明建设业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形成“四型”“五区”格局。即产业推动型、外向拉动型、服务繁华型、生态文化型和工业生产区,文教卫生区、科技开发区、文化娱乐区、商饮服务区。主要内容为:在通江街北侧松花江边形成以木材综合利用、人造板加工和林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工业开发区。在通江街中段以职工俱乐部为中心完善图书阅览室、职工活动中心、老十部活动中心,形成文化娱乐区。在通江街东侧环境幽静地带形成职工医院、第一中学、中心小学、第四中学为主的文教卫生区。在迎宾路北端以人参加工厂为龙头开发西洋参系列产品,酒类产品及饮料产品,形成科技开发区。以买卖街和高楞大市场为中心形成商、饮、食服务区。
有计划的开发通江街、迎宾路、方林路两侧楼房,使楼房区和城镇整体布局相适应,“十一五”期内,林区水、电、燃气、有线电视入户率要达到90%,电话入户率达到90%,巷道硬化率90%,形成白色路面、黑色路面、红色路面相毗美的巷道格局。主街和巷道及庭院内实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亮化,形成生态美、环境优的城镇布局。
2、生态林场所建设,以优美山庄建设为中心,各场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木材生产型向生态旅游型发展,林业局重点开发以小龙山庄为主的四条森林旅游热线(红石砬子,宝马庄、西南岔原始森林,石河城墙砬子,红旗森林公园),各单位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本单位的自然景点,开发林区特色的生态旅游新产品,开展具有山区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游客,改善职工的精神文明面貌,提高全员的文明素质,塑造方林人的形象。同时各场所应根据本地的花卉等植物特点,绿化、美化、香化环境营造场所花园化、庭院整洁化、思想进步化,生活小康化的现代精神财富气氛。
全局各单位,要以党团组织为骨干,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改善职工群众的精神文明面貌,采取单位投资与职工集资个人捐献等多种形式,完善本单位的职工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等公共娱乐设施建设,为职工群众创造良好休闲娱乐场所,以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七)坚持科教兴林,加快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1、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适度超前发展。在巩固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不断扩大高中阶段规模,使初中毕业生70%升入高中,大力发展教育、生产、经营三位—体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为转岗分流,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职工知识更新相结合,要在师资、场所、培训对象、培育专业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工教育体系。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优化资源、讲究实效的原则,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实现相对集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科技投入,理顺科技体制,提高技术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率,培育200名优秀科技推广员与10所院校和研究所建立科技协作关系,聘请专家,培养20名专业科技带头人。实现科技投入逐年递增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形成科研、开发、推广、培训基地相配套的科技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的森工企业做出贡献。
(八)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国内国际市场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是森工企业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开发利用北药资源,绿色食品,生态产品中,必须全面贯彻森工总局的“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以中国加入WTO为时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拓宽国内市场,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的销售人员,使我们的北药产品、绿色食品、生态特色产品占领国内市场,步入国际市场,为林区人民、为森工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九)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是保证“十一五”规划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1、充分利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在公益林建设、商品林建设、转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2、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鼓励职工群众参股入股。
3、扩大开放,加大经济技术合作力度,争取国内资金雄厚企业参与林业建设,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4、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用活自有资金,进行林业建设。
第八,政策与建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他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更主要的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森工企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保证林区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因此恳请国家和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林业,给林业相关的政策扶持。
1、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制度,确保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尽快启动商品林基地建设和转产项目建设,为森工企业注入活力。同时,实行注入资本金和贴息或无息贷款政策,加快林业的技术改造步伐。
3、扩大森工企业的社会性投资力度,将森工企业内的街道管理、广播电视、物业管理、计量质量管理、环保管理等部门纳入天保工程社会性投资范踌,减轻企业压力。
4、扶持企业协助清偿前期债务,恳请国家将企业的债务从银行呆、死、坏帐准备金中冲销,使企业轻装上阵,投入建设。
5、加快企业一次性买断进程,投入足够资金解决森工职工再就业、生活等问题。
6、实行养老制度社会化,尽快将企业离退休职工全部纳入行业统筹。
7、恳请国家给予职工提前退休的阶段性政策,以缓解森工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带来的富余职工过多等问题。
8、国家应继续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注入启动资金,特别是公益林建设不应半途而废,企业对之实在是弃之可惜,拾之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