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嬗变看八林
山峦如聚,阵阵松涛,吟唱着绿色辉煌。
江河劲舞,滚滚逝水,述说着沧桑巨变。
十年来,勤劳智慧的八面通林区人在林业局党政一班人的带领下,以强企富民为目标,坚持小局大发展、老局新变化的发展之路,饱蘸深情为墨,挥臂青山作画,在这片热土上,演绎着神奇的嬗变,绘就了美丽的图画。
第一篇:改革促发展
回看二十一世纪初的八面通局,是被林业部认定为“小老穷” 局。资源枯竭,经济危困,职工收入低下。木材生产主要靠抚育伐;经济形势异常严竣,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产工业战线虚赢实亏,潜亏严重,多种经营项目摊大点多,多数为国有国营,效益低下;企业机制缺乏活力。庞大的管理队伍,沉重的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2001年,林业局新班子组建后,党政一班人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副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积极实施,创新多种经营发展模式,抓大放小,国退民进,鼓励职工上项目,发展家庭经济;改革了林产工业管理体制,实行国有民营,各林产工业厂家纷纷转制,全局安置富余人员2347人。同时,经过五年的实验,推行了“森林资源管护二轮承包改革”,99.5%的森林进行了管护承包,责任区项目人2067人,私有经济产值超3000万;
2002年,再次推进了机关改革。采取并、改、兼、转的办法,使机关科室部门由27个减少到21个,分流富余人员75人,机关人员由改革前的169人减少到94人,实现一人多职、一职多能。将供应科、商业局、公证处、信息中心等部门推向市场,使这些原来吃费用的单位实现了由企业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林业进行了新的定位。森工林区由此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林业局的改革之路也向纵深发展,在党政一班人的推动下,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逐步摒弃了“大木头思想”,眼睛向外,全力招商引资,发展新项目。2004年林业局招商引资有了重大突破,与鸡西市石墨矿业集团合作,将多年闲置的矿产资源勘探成果转化成了合作资本,吸引投资500万元;2005年为加快民有林发展,结合企业实际,推行了“林权国有、分户培管、自主经营、有偿使用、定期上交”营林体制,全局营造了3000亩国有民营林; 2006年,严管林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局种植地栽木耳650万袋,肉牛3500头,北药1100亩,多经产值超过1.2亿元,从业人员4000多人。2006年,吸引省华富风力发电投资3.2亿元建风力发电厂,吸引大连悉达木业投资千万建厂,吸引沈鸿集团五千万元开发沸石,吸引中国燃料总公司投资7千万元进行钼资源开采。仅风电项目每年利税分成可达200万元。在2008年的哈洽会上八面通局也成为森工展团中吸引外资的最大赢家。
第二篇:旧貌换新颜
近几年,如果你走在林区的街道上,听到最多的就是广大职工群众对林区变化的谈论。局党委、林业局始终把改善林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规划合理,措施得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八面通林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道路西侧一座座整齐划一,宽敞明亮的楼房,一眼望不到边,这就是融合了八面通党政班子和职工群众集体智慧和汗水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林业局棚户区改造现场。
2009年前,八面通林业局是森工林区唯一没有职工住宅楼房的企业。局址平房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建设标准低,使用时间长,消防隐患多,职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差,职工住房难、行路难,与新林区建设要求相差甚远。2009年,林业局抢抓机遇,借着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东风,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并多方筹措资金,使得棚改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在棚改中落实了各项惠民政策,坚持公平公开、扶贫助困、让利于民的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口,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发包,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大宗建筑材料采购,统一建设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监管。现在仅局址绿海小区建设楼房达41栋,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全局2300户职工将迁入新居,结束了八面通局职工无住宅楼的历史,圆了林区人民的住楼梦。
在小城镇建设中,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新建局机关办公楼5600平方米,检法两院办公楼2300平方米,公安局办公楼1900平方米, 3个派出所办公楼1400平方米,新建林场所办公室3000余平方米,栽植各种绿化树5万余棵,义务献工6万余个工日。局址面貌焕然一新,新建长78米,宽316米长的一条商业和文化广场。实现了局址无土路和6个林场所道路硬化全部到位。局址兴建石砌排水沟2500延长米,厕所17个。安装路灯,景观灯,装饰灯452盏,实现了亮化工程。将过去的老式办公设施设备统一提升为现代化办公设施设备,改善了全局各单位的办公条件,各社区和林场所建有职工文化活动室共计1230平方米,新建休闲广场8处32000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30余套,组建了业余文艺团体,经常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解决了林区多年没有休闲娱乐场地和活动场所的问题。电影放映工程、林场所文化书屋建设都极大地满足了职工群众是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建设上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基本做到“群众性大型活动季季组织,小型活动常年不断,阵地活动月月坚持”,保持了热烈积极、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群众性文化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篇:福泽惠民生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林业局党政一班人殚精竭力改善民生。
在职工群众关注的医疗事业上,企业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企业新建起了520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新上了CT、彩超、血流便、X光机、大生化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改造更新了职工医院和基层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基层卫生所、分门诊也达到了标准化,完善山上单位卫生所“三室一房”、“一医一护”建设。一流的工作环境需要一流的人才,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针对医护人员工资低,与地方医院工资比差距大的实际,为防止人才流失,今年,我局率先在全系统对职工医院进行了工资改革,实行岗位补贴,按照“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职工医院实际情况,建立以统发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形式。符合岗位补贴标准有67名,全院人均提高待遇376元,最高提高待遇1300元,仅此一项企业每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目前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工资收入达到了地方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推行了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解决林区了职工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难题,真正建立起覆盖林区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保证林区居民病有所医,弱有所助。
教育兴则林业兴,2006年8月,改革的春风吹暖了林区教育,林业局对全局19所中小学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实行集中办学,整合师资力量。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维修、改造校舍和购买硬件配备。学校设有12个功能教室。现有学生宿舍17间,住宿生140人,设有保健室1间,食堂餐厅可容纳140人就餐。各班均配有电视机、教学用品柜、饮水机、喷涂板式固定墙报和班级特色园地。学校藏书1万余册,便于师生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购买了教育教学软件及VCD光盘等电子资料。开通了校讯通,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相互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有10台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建立了60㎡电子备课室。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公用经费保证了逐年增长。有97名贫困学生受到爱心资助累计10.2万元。形成了“校园和谐发展、师生平安健康、环境生态优美”的良好教育氛围。
加大了扶贫解困力度,建立完善帮扶长效机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推进再就业工作。掌握用工市场信息,热心为职工再就业架桥铺路。两年来培训困难和下岗职工546人,实现再就业484人,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仅2009年和2010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共组织送温暖慰问团32个,走访困难职工644人,发放慰问金58.9万元,建立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制度,有效的开展了困难职工生活救助、今秋助学活动,为26名困难职工子女提供3万元资金救助。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帮扶措施,开展城市“一帮一”解困工程。12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190户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被帮扶职工脱贫户数占帮扶总数82%。全局开展了妇女病免费体检,共有1021名女职工接受了普查,普查率达到了80%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普遍开展了女职工安康保险,化解了女职工大病风险,减轻了经济负担。使困难职工享有生活保障权。
没有平安的环境,就没有林区的繁荣稳定。目前公、检、法已经完成了公务员转制。林业局加大对公检法的硬件投入,山上派出所全部配备越野车辆,警务室全部配备了电脑、摩托。投资350万元,完成了局址主巷道及重点部位的监控工程,公安局指挥中心安装了设备先进的监控系统,主街道安装了监控系统16套,局机关、学校、鹿场、看守所、各辖区派出所全部安装了监控系统,并按规定联网。创造了建局史上治安环境最好时期。平安,像和谐春风,像灿烂阳光,拂满八林大地。
企业已连续10年实现当年工资不欠发,全部补发历史拖欠职工工资1700余万元,偿还各种外债5400万元。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工作,实现了老有所养,在职职工工资由2001年的人均一百多元到现在的人均千元翻了近十多倍,全面兑现了老干部的各项待遇。
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八面通林业局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企业工作纪律严明,工作作风严谨,管理有序,秩序井然;企业形象焕然一新,平坦比直的水泥路,壮观气派的办公楼,宽敞现代的休闲广场,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工作生活环境,短短十年的时间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八面通林业局它将以新的变奏曲--唱响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座展翅高飞的新林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