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结合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在莲花湖库区建一座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森林防火
1、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局要不断补充设备、加强专业队伍训练,不断提高全局专业扑火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全局专业扑火队人数要逐步增加,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局专业扑火队的人数由现在的207人增加到280人。
2、加强防火指挥系统建设
防火指挥系统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防火指挥部要不断地武装自己,要增加必要的监测、信息、管理等仪器设备,提高森防指挥决策和管理水平。
3、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实行科学防火、灭火。
全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体系;通过科学用火,科学经营森林,降低全局森林的火险等级;重视林火的科学技术与信息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引进先进的防、扑火设备;重视森防人才培养和林区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林区森防人员和群众学习森林防火知识,增强他们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和效率,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的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十一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进一步提高控灾御灾能力,做到提高认识、目标明确、工作有序,确保无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
1、目标规划
(1)“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防治总面积56.05万亩。其中:化防21.5万亩,生物防治34.5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80%以上。
(2)当年“四率”达标,即成灾率4.5‰率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
2、工作任务
在有林地面积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下降趋势。化防面积比重逐年降低,至2010年发生防治总面积稳定在10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
3、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开展争创先进站活动。
在已进入国家级标准站基础上,到2008年达到国家级测报中心标准。2010年进入国家级先进站行列。规划总投资29万元。其中设施投入13万元,设备投资16万元。
4、质量指标
2006年——2010年,连年防治率达到92%以上。
“三项”目作常抓紧不懈。
严格执法加强检疫,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实现四个转变,重点抓测报,是科学防治的依据。
以化防为基础,大力推进节约型防治和无公害防治。
(六)森林物候气象监测
“十一五”规划期间,完成一站五哨新建和达到标准化物候气象站哨任务。其中:有古城局址物候气象站,有湖水、西北楞、刁翎、曙光、四道物候气象哨。
一站五哨全部建成,开展各项工作,达到资料共享,查之即有。刁翎湖水哨和气象站要达到省级标兵站哨。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为林区的生产生活提供数据和论据
六、产业体系规划
(一)林木产业规划
1、木材生产规划
合理确定采伐量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天保的关键。因此,我局确定“十一五”规划期内采伐量的原则是:以发展森林资源、合理调整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有利于森林资源恢复更新、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严格执行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坚持森林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原则,因地制宜加以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局平均年产木材4.5万立方米,采伐类型有抚育间伐和透光抚育两种,以抚育间伐为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5%,规划期内共生产木材22.5万立方米,消耗蓄积30万立方米。规划期内总蓄积净增长87万立方米。
2、林产工业规划
“十一五”期间,根据我局现状,不拟改造新建项目,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主要产品仍以地板块为龙头,继续扩大出口份额,卫生筷子仍保持现有5万箱的产量,上述两个产品主要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加强管理主线,根据我局木材生产次小薪材多的特点,大力发展小木材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民营个体经济的发展,争取“十一五”末做到木材不出局。按现全局木材产量,在“十一五”期间林产工业总产量年递增10%,到“十一五”末实现产值2000万元,销售利润80万元。
3、红松种子林建设规划
林口林业局目前还有很多红松人工林仍处在被压状态和林分过密状态,实验数据表明,经过定株作业,公顷保留株数合理的林分结实株率比正常状态下高出73.5%,红松平均单株结实量也高出60.2%。虽然通过红松人工林改培使广大职工群众得到切实的效益,但在资金投入、限额消耗等方面受到制约,上级应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计划经营改培红松人工林10万亩,主要结合营林生产,按照营林技术规程进行红松人工林透光抚育和定株抚育及修枝抚育。经营目标是使10万亩红松人工林能够全部透光、定株到位,发包出去。
4、营林生产规划
通过管好现有森林资源,加大造林力度,扩大森林资源面积,优化林木结构,改善森林资源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逐步形成一个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资源体系。
“十一五”期间,对营林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集约经营,采取人工造林、更新、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在加强公益林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丰产林、经济林等经济效益好的商品林,保证质量,讲求实效,切实做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集聚加快林业建设资金,加快民有林建设进程。调整更新方式和林种、树种结构,不断优化林分结构,改变单纯营造“老三松”为营造丰产和珍贵阔叶树种,提高针阔混交比重。同时搞好优良树种培育,促进种苗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质量标准化和繁育销一体化,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实行集约经营。到2010年全局森林数量、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生态面貌显著改观,林业实力明显增强,林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年更新造林平均1.3万亩。
(二)多种经营产业规划
“十一五”期间,多种经营工作,结合本局实际,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继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普及和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重点发展食用菌、畜牧业等项目,不断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在巩固发展原有的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加工业等项目的同时,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精深加工等项目,成为林区多种经营支柱产业,形成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系列化,具有林区特色经济的新格局。
1、种植业基地实现粮豆稳产、高产,到2010年达到1万吨。
2、养殖基地实现养殖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家畜产量在到3万头,家禽产量达到7万只。
3、林副业基地实现管护经营发展新飞跃,到2010年山野菜采集达到0.28万吨,林蛙养殖达到1万公顷。
4、充分利用林区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食用菌发展数量达到3000万袋。
5、商饮服务行业,积极推进劳务输出,到2010年劳务输出人数达到5000人。
以科技为动力,加大科技含量投入,提高多种经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多种经营产业规模化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恢复种子站、兽医站、防疫站机构和职能;开展良种优化、防疫治病、信息服务等工作;培养新技术、新经纪、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三)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规划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请,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方兴未艾。森林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具魅力。“十一五”期间全局要高度重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结合威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十一五”期间,以战斗旅游渡假村为中心,开发望江台、锅盔山、八女投江纪念碑和大坝观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在兴嘉施业区建狩猎场,购置旅游车辆,开通旅游线路。加大森林公园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旅游景点和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到2010年,我局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七、社会发展规划
(一)人口发展规划
1、“十一五”期间努力完成省总局、管局计生委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2、到2010年把我局人口控制在2.5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5‰以下;3、出生婴儿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4、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形成并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人口框架;5、“十一五”期间林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密度适当,人均寿命相对提高。
(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强完善林区的文化事业建设。一是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职工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深入开展“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教育,牢固树立勤俭建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创建节约型企业;深入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林区人民的民主法律意识,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二是积极发展完善各项文化事业。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继承优良传统,吸取先进文化成果,活化载体,弘扬主旋律。坚持党管宣传舆论的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创建生态文明、友好环境、和谐林区为目标,大力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林场(所)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除陋习、树新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大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创建美好家园”活动,努力改善林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切实加强文化事业的投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化广场、小区的健身设备的投入,完善建立读报栏、宣传灯箱、宣传画设施,坚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健身、体育活动,深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以满足林区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科技教育与人才发展规划
1、科技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申请组织林业科研项目5次,推广经过中试的先进实用科技30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做好课题的接续工作。重点抓好5—6个科技示范点的科研与新技术推广工作,培养50名技术骨干,进行人工用材林、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开展经济林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林副特产栽培与加工技术、森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2、教育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扎根林区、热爱教育事业的合格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07年底全局撤掉山上场所办小学,实现小学集中办学。全局中小学教师普通接受一轮不低于240学时的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教师培训工作。高中教师参加省教育学院培训,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参加总局教育局培训。所有教师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上岗教师工资水平达到或接近地方教师工资标准。加强职教幼教工作。“十一五”期间,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舍进行全面改造,把林区的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3、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要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扩大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1)重点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体现时代要求赋予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新的内容。
(2)建设高素质的机关人才队伍。逐步完善选调制度,注意选拔年青干部、高知识层次干部及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机关,增强机关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完善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制度。
(3)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企业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在基层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
(4)努力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5)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渠道。为人才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引进的高层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待遇。对需要引进的人才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对引进的人才要大胆使用,业绩特别突出的要给予重奖,确保引进的来、留得住、用的好。
(四)公共卫生发展规划
1、“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公共卫生预防监测网络和设施建设。依法制定相关预案,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2、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公共卫生程序和公共卫生环境。3、加大人禽、人畜共患疫病以及传染病诊断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尤其对禽流感、SAR疑似病例、不明原因的肺炎以及性病、艾兹病等疾病的监查检测的力度,确保林区这块净土不受污染。4、建立公共卫生网络机制。一有疫情,立刻启动预案,全局按预案要求进入岗位,开展工作把疫情控制住,彻底消灭和清除。5、购置和完善必要的设备设施,十一五期间,除建立健全预防公共卫生的体系外,还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购置必备的设备设施。以备在处理疫情和进入疫区时保护好医护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信息发展要建立起以林业局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国家林业局、省森工总局、牡丹江管理局,下联林业局各基层单位,横向联接林业局各部门的多级网络系统。在“十一五”期间,要建成林业局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和内容丰富、流程规范的林业局动态信息资源库。形成林业局电子政务的雏形,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政务公开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六)公检法建设规划
规划目标:通过五年努力使政法干警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执法观念、执法意识明显增强。各类案件逐渐下降,实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治安防范措施更加严密,拓宽平安创建区域,实现林口林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平安和谐新型的小康林区目标。
主要任务:1、政法干警培训率实现100%,队伍建设有新的提升;2、刑事、治安、森林三类案件分别下降10、20、30个百分点,破案率、发案率提升5个百分点;3、开展“规范执法、为民执法”活动,规范干警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树立政治干警良好形象;4、加大社区、林场所治安防范工作力度,真正形成群防群治格局,预防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现象发生;5、平安创建单位达标率在95%以上,消灭空白地带,建立起平安创建长效运转机制。
1、公安机关发展规划
(1)干警全员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培养骨干队伍,以实战和岗位练兵为基础,分警部、分长短期进行培训,采取现代化电教手段,走出去,请进来,使干警都能独立工作,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2)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规范干警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严格办案制度和程序,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适时开展“严打”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每个时期治安状况,重点打击突出问题,使林区刑事、治安、森林案件分别下降10、20、30%。
2、检察机关发展规划
(1)加强队伍建设,干警培训全部达到地市级以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思想,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能力。
(2)提高办案质量。受理、审查、移送案件严格工作流程,强化证据意识,坚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立案关,做到立得准、诉得出、判得住,切实保障案件质量,实现批捕、不批捕、起诉、不起诉出庭胜诉准确率100%。
(3)完善各项制度。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为契机,建立完善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信息网络传输和无纸化办公管理现代化。
3、审判机关
(1)深化审判方式改革。本着职责明确、合理分工、高效运转的原则,全面实行立审、审执、审监分立的机制,强化各职部门职责,完善科学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和质证认证制度。
(2)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审判形式。实行合议庭负责制,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执行法官担任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在庭审过程中的指挥作用,落实合议庭还权工作和陪审员制度,规范审委会的工作职责。
(3)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司法效率。要加强办公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执法条件,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广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案技术,达到庭审计算机、录入、录言、录像、投影正规化要求。
(4)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司法公正。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审判监督环节拓宽监督渠道,发现问题及时依法纠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促进审判机关各项工作的发展。
(5)为了完善审判机关建设,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建设法院技术业务用房一座。
(七)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
林区小城镇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梯次、配套建设、从长计议、量力而行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局址总体规划,加大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力度。重点搞好镇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电力、通讯、市场、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小城镇功能。全面改造局址给排水,兴建污水处理厂,继续改善林场(所)吃水难的状况,使青山、朝阳等林场(所)的职工家属吃上自来水,对医院、学校、幼儿园进行改造,新建法院技术业务用房,小学实现集中办学,发展林区通讯、广播电视事业,加快林场(所)有线电视和电话的普及;继续推进局址路面水泥化,开展通场(所)公路建设;加强林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改善林区人民生活条件,构建林区和谐社会。
八、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十一五”是森工企业发展历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目标宏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各级领导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的有利时机,以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认真做好“十一五”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快林区建设、发展林区经济的伟大事业中去。要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林业发展的潜力,找准切入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及时研究解决全局“十一五”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证“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二)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原则,搞好企业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要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引导个体、民营、外资企业采取租赁、兼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买断等多种形式参与森工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和重组,支持鼓励职工兴办家庭林场、家庭农场、养殖场、交通运输业及商饮服务业等经营实体,发展个体经济和家庭经济。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引资入股等多种途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三)强化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竞争能力、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以及实现“十一五”扭亏为盈目标的重要内因条件。强化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在严格依法经营、确保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基本原则是把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相互协调、平衡和统一,贯彻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基本方法是把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
管理重点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提高领导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具有责任感、紧迫感,善于发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管理干部。实行工作政绩考核制度,淘汰那些不称职的管理者。要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让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可试行对科级以上干部实行咨询和罢免制度。对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的工作部署、改革政策的出台、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等等,都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
重点抓好资金、成本、质量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要明确企业主要领导是执行《会计法》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推行企业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和中小企业财务人员集中办公制,加大财务管理和建帐监督力度。对罚没收入实行两条线管理,杜绝帐外帐和小金库,坚决杜绝各项不合理违规支出。加强企业闲置资产的营运管理,盘活闲置资产。切实抓好“天保”工程资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天保”资金,专户存储,单独管理,专款专用。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重点抓好劳保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审计。
搞好企业结构调整。要在企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动脑筋,加大改革力度,压缩机关管理人员、合并林场所、减员增效、促进企业发展。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立局项目,安置富余职工,增加企业和职工收入。鼓励劳务输出,做好外出打工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项目,搞好民有林建设,建立绿色银行体系。
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倒推成本,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产品、每个人,建立成本否决制,坚决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实行比价采购和大宗物资统一采购管理,降低原材料成本。要树立质量意识,推行全员过程质量管理责任制,提高产品质量,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要进行停产整顿。
(四)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掘、引进、培养短缺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实践经验表明,森工企业中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的某些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和企业利润率低的基本原因是生产要素之间不匹配,是人才这一短项要素制约造成的。根据“十一五”产业发展重点和市场竞争趋于激化的前景,必须从待遇、住房、家属就业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发掘和引进非木林基资源产业的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通过补人才之短,确保资源所长。实现规划发展目标。同时重点对工业生产岗位,制定岗位技术标准,有计划的逐步展开在职职工培训,进而做到达标持证上岗。通过提高活劳动要素的素质,确保物化要素效率的充分发挥,以求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五)提高法律意识,将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轨道
我国林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已经得到建立和健全。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经营,是“十一五”森工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保证。各级领导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守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法制化轨道。一是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增强林区职工的法律意识。二是结合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开,努力提高林区法制化管理水平。三是认真抓好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平安林区。四是加强林区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为职工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六)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
“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天保”工程和“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目标,坚持两手抓、两结合,着眼于提高林区职工的生活质量,着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力于提高林区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努力把林口林区建设成为文明富庶、山川秀美的社会主义新林区。一是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不断掀起理论学习新高潮。在全局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切实加强职工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浓厚氛围,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四是继续“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创建美好家园”活动。搞好文明局址和文明林场(所)环境建设,积极改善林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文明单位,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推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创建林区和谐社会。
(七)加快科技步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坚持科教兴林
当前,企业经营还比较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各项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都比较低。必须大力推进林业科技进步。要加强与科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要改善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搞好科技人员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鼓励科技人员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开发带头人队伍建设,采取特殊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
(八)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海外资源和市场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是企业吸引外资、技术、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十一五”期间要继续贯彻“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要充分运用自营出口权,巩固和扩大石材等产品的出口,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下大力气开发海外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九)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1、要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争取国家在商品林建设、转产项目建设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要加大争取债转股的力度,进一步做好同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衔接,力争更多的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财务费用,早日扭亏为盈。
3、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千方百计地与国外、省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积极争取国外政策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及亚行贷款等。
4、加大股份制改造,吸引社会资金。
5、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盘活存量,用好用活自有资金。
6、实行多元化市场的开放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
7、渠道筹措转产项目的配套建设资金,保规划目标实现。
九、政策与建议
(一)抓住制约森工发展的资源性矛盾,深入实施天保工程,在强化森林保护和培育上下功夫。一是要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上下功夫。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深入实施好天保工程,采取贷款贴息、投入资本金等形式,对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管理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气象、优良种苗、公益性卫生等特定建设给予大比例投入,进一步加大天保工程投入,延长天保工程期限。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加快“三权流转”和“民有林”推进工作,尽快出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继续调减木材产量,对木材产量在5万立方米以下的林业局以及生态地位特别重要,需要特殊保护的林业局实行全面停伐或限产减伐,使森林资源彻底得到休养生息。四是要在森林资源培育上下功夫,抓好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建设,将其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范畴。五是加大营林工作力度,多造林、造好林。六是加大中、幼龄林、低价林改造及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投入力度。
(二)抓住制约森工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上搞突破。一是加大多种经营发展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林区科技投入的力度,充分利用森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森工林区的绿色食品和北药开发,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积极经营好“黑森”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以调整改造为重点,深入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使其做大做强,对林产工业要实行分类经营,实现多元化经营。三是要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森林旅游景区、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四是继续抓好木材生产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大力推行木材生产采、造、运、选、贮、销的全过程质量效益管理,提高售价,增加收入。五是加快对外开放的力度,做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工作,尽快形成规模。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抓住制约森工发展的体制性矛盾,深化各项改革,在优化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搞突破。一是大力推进集团内部改革,进一步转变总局、管理局职能,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实行宏观放开,微观搞活,进一步压缩管理费,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增强集团公司的活力、调控力和牵引力。二是积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转让产权或股权、整体或局部出售、租赁等多种方式实行产权多元化,将国有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产业加大改制力度,盘活资产,提高经济效益。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将教育、卫生尽快移交地方政府,将通讯、供电、供水、供热纳入地方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市场化运作。三是抓好人事制度和分厂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四)抓住企业管理这个永恒的主题,求严求细求精,全面提高森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从当前看,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帮助林业局协调解决伐区审批与木材生产不相一致的问题,变年度批复为按冬运段批复。二是帮助林业局协调铁路部门解决木材运力不足问题,缓解林业局木材销售季节运力紧张的局面。三是加大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工作,使森工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优惠政策,用于林业发展。四是减少重复检查次数。建议对同一项目内容的检查,应由总局统一协调,组织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检查组,尽量减少检查次数。
(五)抓住制约森工发展的社会性矛盾,综合治理,扩大就业,在提高职工收入、创造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上搞突破。一是建议增加一次性安置指标,进一步解决由于天保工程实施产生的富余职工安置问题。同时,适当提高安置费标准,按照保证每个被安置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保险缴费额,将每人的最高安置费标准由1.7万元提高到3万元。二是建议协调解决企业长期混岗务工的大集体工人的一次性安置问题。对在企业混岗务工的大集体工人应同企业的全民职工享受相同的一次性安置政策,一并纳入新增指标的安置范围,以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企业一些多年来一直缠访的疑难案件,应由总局或管理局出面,组成一个处理小组,变上访为下访,进行彻底解决。
(六)对多种经营贷款继续实行贴息政策,并逐年扩大贷款规模,贷款年限延长至10—20年,贷款指标和资金同步到位。
(七)请国家尽快启动商品林基地和转产项目建设,同时实行国家注入资本金和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八)帮助企业解决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欠帐问题。恳请国家在现有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额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同时为适应全国加大基础建设力度的形势,适当扩大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的使用范围,城镇道路、文化设施、给排水等均可使用。
(九)帮助企业解决债务清偿问题,恳请上级尽快将所欠的育林基金等费用拨付给企业。
(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多种经营所需资金,并帮助企业建立一批立场、立局项目。
(十一)恳请国家赋予企业对施业区内的其他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优先开发、开采权,享受其他行业同等待遇。
(十二)恳请国家尽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于由于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企业因限产限伐减少林木产量或停伐的企业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用于营林事业;对林业生产、生活用水免征水资源费,对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
(十三)请国家尽快对企业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为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