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介绍 企务动态 公告信息 领导讲话 重要讲话 统计信息 发展规划 法律法规 规范性文件 部门文件 人事信息 重点工作
人事信息 重点工作 行政执法 科普宣传 参政议政 工作流程 工作规则 其他信息 办事指南 大事记 建设规划 招标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规划
林口林区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一
2009-10-14
 

林口林区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局工作部署,加快林口林区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升级,增加职工收入,发展林区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我局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结合林口林区实际,制定本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企业概况: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273,02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14,169公顷,有林地利用率86.9%,活立木蓄积1,0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1%。林业局下辖16个林场所,以及贮木加工厂等29个直属基层单位。林业局还统管林区的社会性工作,设有比较完整的文教卫生和公检法系统,形成了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森林工业体系和林区社会体系。全局现有人口15467人,其中在册职工4124人,在岗职工3670人,离退休职工2546人,林区人均收入5721元。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人工林保存面积一百万亩和二百万亩的森工企业。

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实现产业总产值23,754万元,比2005年增长8.5 %随着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我局产业也在由以木材加工利用为主向利用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品种、多效能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通过实施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实现了森林蓄积、有林地蓄积的双增长;通过加强管理,科学经营,提高了木材生产效益;通过推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快速发展食用菌产业,引进北药种植,壮大和发展了多种经营产业;通过调整布局、转换机制,发挥了林产工业优势产业的作用。

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

作为林区支柱的林产工业、建筑业等产业在“十五”期间因受市场、机制、资金、设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保证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局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产业,并把它作为林业局主导产业来发展,在企业木材、林产工业产值下降的情况下,全局经济不但没有落后,而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二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出台了若干的优惠政策。先后建立了旭日玉米烘干厂、兴达地板块厂、凯达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板业加工等私营企业,为林业局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加大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先后对林业局木材综合厂、地板厂、物资公司、建安总公司、石材总公司等基层单位进行了改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使林业局形成了多形式、多体制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种植业调整初具规模。大力发展了订单农业,推行种植结构调整,2007年全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1523亩,经济作物调整比例达到52%,比2006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比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我局食用菌产量达到1106万袋,2007年食用菌产量达到1805万袋,比2006年增加698万袋。

——红松果林兼用成果显著。通过进一步抓好红松人工果林示范区建设,加强了红松果林的管理,2006年发包红松种子林面积10万亩。

——林下中草药生产平稳发展。立足特有的自然环境,重点引进和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建设北药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示范基地,推广了五味子、山杏的栽植,五味子栽培面积达到720亩,山杏达到510亩。

——石材生产稳步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了山河采石场,扩大了石材生产规模,满足了市场需求。

——山副产品开发势头良好。2007以刺嫩芽、蕨菜、刺五加等为主的山野菜采集210吨,山野药及山野果10吨。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实现资源稳步增长 

林业局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始终把保护、培育、发展森林资源这项宏大的绿色事业作为立局之本。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76%上升为2006年的79.1%,增加了3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由“十五”期末的208565公顷增长到现在214169公顷,净增长5604公顷。随着落叶松接近自然林改培、天然林生态结构改造、红松人工林果材兼用改造、森林经济植物基地建设的逐步实施,现有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森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和多种功能得到了恢复。2007年国家林业局将我局确定为全国唯一一家红松果林林业标准化示范区,林业局将实现森林永续,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逐步提高。

3、实行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方面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林业局全面实行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全局共承包154919公顷,约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66.4%,参加承包的职工群众共2194人,签订合同1982份,有效地减少了森林综合效益的流失,极大地保护了有限的森林资源。

经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用可持续的发展观驾驭经济发展走势和企业大局,切实解决思路、思维、方向、定位等问题,使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加科学,措施更加可行;二是坚持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适合自身发展的接续产业上谋思路、抓规划、求实效,并集中力量在重点产业、关键问题上抓推进,在主要矛盾、关键环节上寻突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坚持兴企富民,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把富裕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民富、民安问题,适时出台富民举措,拓宽富民领域,使职工既共同参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又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基本上没有主伐资源,仅有少量的成、过熟林,多为人工落叶松、阔混、柞矮等,树种结构不合理,低质低效林比例大,占天然林总面积的19%,可采资源基本枯竭。林相残破,出材率低,运材距离远,生产成本高。

2、由于受采伐限额的限制,在森林抚育中未能按规程作业,达不到抚育目的,导致了年年抚育,年年不见生长,只投入不见效,浪费大量资金。商品材采伐限额管理统筹过死,经营者对林木产品销售的权利受到限制。用材林实行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双重控制,忽略了市场经济特点,造成了木材价格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当年的采伐指标不用作废,即使价格低也只能忍痛按指标卖出。

3、企业产业化的进程缓慢,企业工业产品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多种经营虽然有所发展,但缺少拳头产品,缺少龙头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林副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初级产品多,效益不显著。

4、林产工业可用原料不足,近几年来木材价格上扬,使成本攀升,出口产品的退税政策调整后,对外销的收入影响较大,利润容易降低,现有木材自用率偏低。

5、职工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缺乏启动资金,原始积累不够,资金少,底子薄。形成了不敢上项目,不敢投资,不能增加收入的恶果。各个单位产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当一部分能够增值的效益和收入都流失了。

6、投入不足,使林业局产业体系建设严重落后。企业的产业化体系建设资金渠道越来越窄,林业局建设资金极度紧张,造成了企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使陈旧的设备得不到改造,老产品得不到更新换代,新兴的产业发展不起来,新建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不能正常生产,这些都使林业局产业整体趋于萎缩,对今后林业局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二、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分析及规划编制依据

(一)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林区产业化进程,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林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区产业,是林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发展、保障林产品供给、增加职工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快产业发展,并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发挥出林业的经济功能,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才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壮大林区实力,实现林区全面振兴,建设林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面对产量大幅调减和可采资源少的不利形势,必须加快林区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优势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名牌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抵消木材减产带来的影响,保持林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林区全面振兴。

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构建和谐林区,实现兴林富民的必然途径。只有林区产业快速发展,才能增强林区的经济实力,才能建设好新林区,增加职工收入,才能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构建起和谐林区社会,让职工群众实实在在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目前,党和国家高度林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规划》为森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林区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林口林区经营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年来多种经营产业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产业发展具备的一定基础,又有一支思想过硬、热爱林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工队伍,为林区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林区的土地、林地、森林、景观、风能、矿产及林副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资源优势,加上目前森林原料和林木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更带来了林区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只要加快产业建设定会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编制依据

1、《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2、《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

3、《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5、《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

6、《林口林业局200万亩森林资源优化示范工程》

7、国家林业局、省森工总局有关会议、文件批示精神

8、林口林业局资源、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富有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拓宽投入渠道,培育优势产业,稳步扩大产业规模,大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努力构建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协调发展经济格局,加快我局产业建设步伐,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优势产业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立足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培育具有林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2、坚持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原则。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快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化水平。

3、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以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为重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森林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2010年实现产业总产值32915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林口林区布局开始实施战略调整,新兴产业得到壮大,形成林业产业紧密链条,经营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到2015年实现产业总产值5301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

营林生产:到2010年,完成落叶松人工纯林接近自然林改培5万亩;完成天然次生林生态结构改培5万亩;完成红松人工林改培10万亩;完成经济林建设2万亩;加快造林速度,造林6.5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

2015年,完成落叶松人工纯林接近自然林改培7.4万亩;完成天然次生林生态结构改培8.8万亩;完成红松人工林改培9.2万亩;完成经济林建设3万亩;加快造林速度,造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森林蓄积快速增长。

木材生产:2008-2015期间,每年木材生产产量将继续保持在4.5万立方米。

林产工业:2010年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平均增长率为10%;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3220万元,平均增长率10 %

多种经营:2010年多种经营产值达到27370万元,利润5102万元,平均增长率11.62%;到2015年多种经营产值达到44058万元,利润8196万元,平均增长率8 %

森林生态旅游: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35万元,我局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到2015年,旅游收入达到124万元,平均增长率30                                                                                                                                                                                                                                                                                                                                                                                                                                                                           %

四、产业发展布局、建设重点

——营林生产

通过管好现有森林资源,加大造林力度,扩大森林资源面积,优化林木结构,改善森林资源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逐步形成一个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资源体系。 2008-2015年期间对营林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集约经营,采取人工造林、更新、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在加强公益林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经济效益好的商品林,保证质量,讲求实效、切实做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集聚加快林业建设资金,加快民有林建设进程。调整更新方式和林种、树种结构,不断优化林分结构,营造丰产和珍贵阔叶树种,提高针阔混交比重。同时搞好优良树种培育,促进种苗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质量标准化和繁育销一体化,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实行集约经营。

1、建设重点 

1)公益林培育、管护方面

森林经营分为重点公益林区、一般公益林区、商品林区。公益林培育面积30.3万亩。建设工程有:人工纯林接近自然结构优化工程4.5万亩、宜林地造林工程4万亩、人工幼林培育工程8万亩、天然林次生林改造优化工程4.8万亩、天然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4.8万亩、红松人工果林培育工程2.1万亩、红松大径材林培育2.1万亩。针对上述工程,把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作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管理实行地籍小班管理,特殊保护和重点保护的生态公益林严禁擅自改变用途。设5个森林派出所,一个林政稽查队,5个木材检查站,16个林场所都设有专业护林队,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2)商品林建设方面

重点建设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基地,珍贵大径林用材林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以营造为主,珍贵大径林基地以抚育、修枝改培方式为主。建设项目有:红松人工果林培育2.9万亩、红松大径材林培育2.1万亩、人工林接近自然林结构优化培育2.9万亩、宜林地造林3.2万亩、种苗培育0.37万亩、人工幼林培育4.8万亩、天然次生林改造优化培育4万亩、天然低质低效林改造2.4万亩,通过以上工程建成速成丰产林用材林原料基地和珍贵大径级用材林基地。

3)民有林发展

在商品林区,选择适合民间经营的地块,按场(所)、沟系发包给职工群众,通过发展民有林,引入民间资本,实现家家有其山、户户有其林,加速森林恢复进程,提高林分质量,实现职工增收致富,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2、区域布局、数量

(1)  重点公益林区建设方式:

2008-2010完成10.8万亩,2011-2015年完成19.5万亩。通过人工造林培育2008-2010完成1.5万亩,2011-2015年完成2.5万亩;森林抚育2008-2010完成9.3万亩,2011-2015完成17万亩。

2)商品林基地建设 

商品林基地2008-2010完成7.8万亩,2011-2015完成14.5万亩。人工营造第一阶段年间完成1.2万亩,第二阶段完成2万亩;改培第一阶段完成1.8万亩,第二阶段完成3万亩;抚育第一阶段完成3.9万亩,第二阶段完成8万亩;低改第一阶段完成0.9万亩,第二阶段完成1.5万亩。分布在刁翎、团结、西北楞、红石、曙光、湖水、东升、胜利、四道、青山等10个单位。

3)民有林发展

2008-2010完成0.03万公顷,2011-2015年完成0.05万公顷.

速生丰产原料林2008-2010间完成1500亩,经营户数 30户;2010-2015完成2500亩,经营户数50户。分布在刁翎、团结、西北楞、红石、曙光、湖水、东升、胜利、四道、青山等10个单位。

珍贵树种用材林第一阶段年间完成3000亩,经营户数60户;第二阶段完成5000亩,经营户数150户,分布在刁翎、团结、西北楞、红石、曙光、湖水、东升、胜利、四道、青山等10个单位。   

果实药用经济林——

红松人工果林13万亩,在2008-2010年间,每年进行红松人工林改培果林1万亩,同时进行透光抚育2万亩;2011-2015年间,每年进行红松人工林改培2万亩,同时进行透光抚育2万亩,每年将改培后的红松果林对外发包,每户不得超过250亩,每年发包给40-50户经营,2008-2015年改培红松果林13万亩,发包给520-700户职工经营。

山杏经济林3万亩,2008-2010年建设面积12300亩,经营户数140户,分布在战斗、团结、红石、西北楞、前哨、莲花、湖水、刁翎、胜利;2011-2015年,建设面积17700亩,经营户数160户,分布在战斗、团结、红石、西北楞、前哨、莲花、湖水、刁翎、胜利。

绿化苗木基地65亩,2010年发展胜利(20亩)、东升(30亩)二处苗圃,生产造林苗木,年产苗木200万株,其中成苗40万株,可全面满足民有林对造林苗木的需求。2011-2015年,增加前哨(15亩)一处苗圃,年生产苗木260万株,其中成苗45万株,可为营造民有林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壮苗。

 
联系我们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备案序号:05002205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邮政编码:150001
  集团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邮箱:sengongzwg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