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 于百川 马 力
桦南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施业区跨桦南、勃利、宝清、七台河三县一市行政区域内,周边与双鸭山、集贤、依兰、勃利种畜场等接壤,局址坐落在佳木斯市桦南县。
桦南林业局于1952年8月建局,60多年来为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铸就了辉煌的林业发展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森林铁路是桦南林业局木材生产的生命线,小火车是木材运输的主力军,历史的原因,由于森林资源锐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小火车退出木材运输的历史舞台。
为了重温森林铁路小火车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回想起大山里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开发桦南林业局旅游资源,森林铁路文化研究会集体编写《桦南林业局森林铁路》,为我局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森林铁路与机车简介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把蒸汽机安装到载重车上,放在轨道上行驶,开始蒸汽机以木拌子为燃料。经过百余年的改造,到1804年比较完善的装有排气的燃煤蒸汽机车出现了,可以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25年,改良后的外燃机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矿山、煤炭和旅客运输上,人们把英国人斯蒂芬荪称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蒸汽机车的产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成果。
因蒸汽机车以煤炭为主要燃料,为了与汽车、电车等其它运输车辆相区别,便称之为火车,列车在铁轨上行驶,车头及车体均为钢铁制造,总称为铁路。
2、森铁的路徽
建国后,随着全国森林铁路统一经营管理和正规划建设的需要,1950年,由潘俊德同志设计了这枚森铁路徽,由于该路徽既表达了森林铁路是国家铁路体系和森林工业的意义,又表达了森林铁路的特征,经原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审议批准为全国森林铁路路徽并沿用至今。
火车头车体喷黑漆,路徽红地白字,红、黑、白三色分明醒目。
3、我国森林铁路基本情况
我国林业木材生产运输分陆运和水运两种方式,在陆运中有森铁、汽车、拖拉机、畜力等四种运输方式,森铁运输是发展较早的机械化工具之一。它始建于东北林区,逐步向内蒙古、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第一时期是从1896年至1898年间,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条约》,允许俄国在东北修建东清铁路,后改为中东铁路,于1912年首先在黑龙江省苇沙河(今苇河)林区修建了一条全长20公里,1524毫米宽轨距的森林铁路。随后于1919年由波兰人格瓦斯在滨绥线横道河子修建一条全长44公里,762毫米的窄轨距的森铁,这两条森林铁路均由中东铁路经营。
第二时期是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为了大量掠夺东北的森林资源,修建了多条森林铁路。
1936年,修建海林支线到火龙沟。
1937年,修建吉林省青道线,长图线、新开、沙洞4条森林铁路。
1938年,在黑龙江牡佳线建成仙洞——库伦别——钓鱼台森铁。
1939年在吉林省牧图线天桥岭和黑龙江省牡佳线柴河至头道河建成两条森铁,同年在柴河森铁修通了头道河——黑牛背——羊脸沟两条森铁。
1940年在黑龙江绥佳线,吉林省鸭大线修的两条森铁。
1941年在黑龙江省绥佳线铁力至北关,牡佳线古城镇,滨绥线亚林支线,亮河修建了4条森铁。
1942年间,在黑龙江省拉宾线山河屯,滨北线绥棱至四海店,滨绥线东宁支线,牡图线东京城,绥佳线带岭修建5条森铁。
1943年,海林支线延伸到长汀。
1943年,在黑龙江省朗乡和吉林省牧图汪青、十里河修建3条森铁线路。
1944年,在吉林鸭大线临江二道河和辽宁省五叉沟修建两条铁路。
这些年森林铁路苇河段轨距为1524毫米,临江二道沟和汪青两条森铁轨距为600毫米,其余均为762毫米。
到1945年,东北解放后,继俄国在东北修建森林铁路后,日伪在东北林区先后共修建20条森林铁路,线路总延长约达1.380多公里,据历史档案记载,在日伪统治东北时期的1942-1944年间,掠运木材约达2.957.600立方米。
第三时期是从1945年东北解放至建国前,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东北林区广大林业职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日伪遗留下来的并遭受严重破坏的森铁废墟上,在生产,生活物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恢复生产,根据木材生产需要,继续修建延伸森林铁路。
绥棱森铁由四海店延伸到黑崴子;铁力森铁由北关延伸到六帮道;黄泥河子森铁由57公里延伸到76.4公里;天桥岭森铁由59公里延伸到106.6公里;八家子由119公里延伸到156公里。据1945年至1948年间不完全统计,东北林区森林铁路总延长1.600公里,其中干线为1.231公里,从而使大量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出林区,不仅为全国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而且也为建国后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时期是1949年建国以后,毛主席向全国林业职工发出了“做好木材运输与运输设备工作”的指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全国的林业生产和木材运输的发展,拨出专款用于改造老森林铁路设施和修建延伸新线路,在东北,内蒙古和南方三省先后建成37条森铁线路。森铁线路总长度较建国初期延长5.8倍,并已由过去集中在中间楞场装运,变为森铁叉线延伸到伐区腹部运材,这是林区木材生产和森铁运输一大重要改革。桦南林区的森林铁路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森铁总长约361.3公里。
4、森林铁路的特点
森林铁路属于国家铁路体系,但与国家经营管理的标准轨距铁路不同,具体是:
(1)森林铁路轨距统一为762毫米,都是分散在各个林业企业经营区划范围内而互相不连接,在各林业企业按国家或省(区)统一确定的技术,经济法规的规定下,自行经营管理。
(2)各森铁线路都是始于贮木场所在地,并按各林业企业开发布局规划要求,大都是傍河溪而上,逢峡谷而分支、岔,直接延到伐区腹部与木材集装场而终止。
(3)森铁线路除干线外,大部分支、岔线,是随着伐区的开发,转移而铺设或拆转,由于使用周期短,在基本建设上多为临时性工程。
(4)森林铁路建设初期的经营方向是以运输木材为主,兼营企业内外的客货运输业务,在客货运输及运输设备经营管理方面与国家铁路相比较为简单化、不配套、不完善,受汽车运输冲击大。
(5)由于各森铁互相不连接,因此森铁机车车辆的运用和所承运的产品的流通,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运输的木材产品,基本上是单向的、空重车比流基本相等。在掌握和调度行配车工作上较为容易,但机车车辆效率却受到很大的限制。
5、我局森铁管理处何时建立
1952年8月,在桦南林业局建立的同时,经林业局批准建立森铁管理处,第一任主任是赵国顺,1953年,森铁管理处设经理股,总务股、车务段、机务段、工电段,全处职工总计521人。
6、第一条森林铁路
建局初期,森林铁路是木材生产的唯一的运输工具。1952年8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三师承建的桦南——三道沟的森林铁路开工,全长36公里,1953年9月竣工。1955年延伸到东金河,七道沟,新建铁路16公里。
森林小火车从桦南站始发,途经大通沟站向东行驶2.5公里处,在八虎力河上修建木制铁路桥,小火车驶过铁路桥沿山边铁路到三道沟车站。三道沟是桦南林业局第二新林村,也是山上林场的第一大站。居民区依山而建,长达二里多地,火车站建在居民区的西侧。从这里出发,森林铁路向大山深处驶去,延伸到五道沟、六道沟、七道沟,当时建有大沙河一场、大沙河二场、东金河林场。
7、林业三师
1952年8月,林业局来了一支修森林铁路的部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三师。这支部队早期是彭雪枫领导的豫皖军区独立团,解放战争时编入第二野战军,作为刘邓大军的补充兵团,曾转战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全国解放后,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完成清淤工程后,在辽宁彰武集结休整待命,准备开赴朝鲜战场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三师,部队7000多名官兵向东北进发,走上了开发建设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的建设事业。
林业三师共三个团,其中第七团、八团分配到伊春(河南籍),九团(湖南籍)分配到桦南林业局,1952年8月23日参加修建森林铁路的任务,九团三个营的兵力,二营从桦南至长龙岗,一营从长龙岗到三道沟,最难修的是牛栏山黑鱼泡子的排水工程。三营从三道沟到四道沟以上路段。铁路竣工后,林业三师九团的官兵就地集体转业,安置在桦南林业局工作。林业三师是开发建设黑龙江的第一支劲旅,为森工林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和辉煌的业绩,他们为桦南林区建设贡献了青春献子孙,把一生献给了林业建设。家属的到来带来了湖南家乡的风土人情,给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元素,湖南人晾晒白辣椒和腊肉炒湖南辣椒至今还是林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8、第二条森林铁路
1962年,林业局开发正身河施业区,由黑龙江省林业总局第四工程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7677部队共同承建,于1964年10月从三道沟修至胜利林场,历时近3年时间,修筑铁路59.8公里,至此,局森铁运输干线建完,总长85.8公里。
第二条森林铁路从大通沟站开始延伸到三道沟新站(文革期间改红己站),老三道沟车站通永青经营所铁路拆除,八虎力木制铁路桥废置,铁路从三道沟新站一直延伸长青车站、煤窑岭站、新青站等直通胜利车站。
9、煤窑岭隧道与“灯泡线”
三道沟——林海站区间,地势险要,山高坡变大,7677部队在煤窑岭修建隧道一处,全长364延长米,采取开山爆破,钢筋水泥浇筑工艺完成了隧道工程,因遂道零点高、坡变大,两侧铁路修有多处S型曲线,林区人叫“灯泡线”,从山顶观看,木材车像一条巨龙盘山行驶,十分壮观,客车驶过,旅客从车窗望去,车头牵引的车厢和后面的车厢好像要挨上了,人们都为林业有这样的美景感到自豪。
森林铁路木材运输停运,煤窑岭隧道闲置,在煤窑岭隧道施工中因公牺牲的两名战士还长眠在煤窑岭隧道的附近。
10、第三条森林铁路
1964年5月,由7677部队承建的大沟施业区支线(下桦——梨树沟),全长45公里,1966年6月建成正式投产,1968年延伸到金沙,前进两个林场(所),区间铁路25公里。(简称:南线)
11、铁道兵7677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铁道工程技术部队,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一支武装护路部队,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62年,铁道兵7677部队到桦南林业局修建森林铁路(团部设在小黄楼,现在公安局楼址),在桦南的四年时间里,修建了三道沟——胜利,下桦——梨树两条森铁线路。
1964年10月,铁道兵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来林业局慰问演出,在东风小学操场上搭舞台,演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二天因天下雨,在俱乐部演出话剧《红岩》,林区职工家属有幸看到国家级文艺团体精彩演出。林业局利用节日期间组织慰问团,走访慰问修建森林铁路的部队官兵。
12、第四条森林铁路
由本局工程处承建的大肚川森铁支线,从桦南站3.5公里处分支线,途经向阳山水库、四方台农场、大肚川经营所、先锋林场、七星林场。1973年建成投产,全长48公里。(简称:北线)
在八虎力河上修建一座钢筋水泥铁路、公路两用桥,为区分八虎力铁路大桥,因该桥距向阳山水库较近,而贯称为水库大桥,成为林业局及桦南县城通往七星峰旅游区的铁路、公路客货运输的唯一通道。水库大桥长120米,宽14米、4孔,拱圈预制,钢筋混凝土浇灌墩台。由于当时没有吊笼机械,混凝土预制件吊装工作全系人力完成。该桥地处森铁大肚川支线与桦南县至向阳山水库公路的交汇点,行人与各种车辆均需要经此桥而过,是铁路与公路的咽喉要道。在森铁运输年间,桥东设有看守房,确保通行安全,该桥1972年竣工,1973年8月投入使用。
2016年,桦南县在八虎力上河修建一座公路大桥,铁路桥停止使用,仍屹立在八虎力河上,成为不朽的文物供游人观赏。
2018年,森林小火车投入到局县共建的七星峰红色旅游开发项目之中,这座铁路桥又要投入使用。
13、我局森林铁路基本概况
到1985年,桦南林业局森林铁路总长361.3公里,其中:胜利干线85.8公里,大沟支线70公里,大肚川支线48公里,装车岔线102公里,站内线42.5公里,货物线13公里。森林铁路线内有桥梁59座,总长791米,其中:钢铁桥梁13座,长104.5米;混凝土桥6座,长181米;木制桥40座,长505.5米;隧道一处,长364米,保证了林业局木材生产运输。
14、桦南林业局森林铁路图(待设计新铁路图)
15、森铁木材运输的设备
机车:1953年,建局初期有18吨外燃机车3台,12吨外燃机车2台,7.5吨外燃机车1台,外调入的这些机车设备陈旧,耗煤量大,机车牵引量低,已不适应运输生产的需要。1960年选用国产28吨新型外燃机车,1974年购进120马力(石家庄产)内燃机2台,1977年从美溪林业局调入120马力(石家庄产)内燃机2台, 1972年购进80马力(常州产)内燃机1台,到1985年,全局共有28吨外燃机车11台,120马力内燃机车4台,80马力内燃机车1台。
28吨蒸汽机车虽然已使用三十多年,在我国森铁机车逐步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28吨的机车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当时的一段时间仍为森铁木材运输的主力机车,而且,在技术更新和改造中有很大的潜力,我局在28吨的技改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车辆:建局初期,森铁运输车辆基本上使用是“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普通旧式台车。1955年更替了带制动手闸的德式台车,1985年实行木材原条下山,改造部分台车为二辆合一,适应了木材运输的需要。1962年,为了适应本局生产方式和材种的变化,从牡丹江林机厂新进一批14吨重型台车。
到1985年止,运材车辆共有201A型重型台车149辆,15吨重型板车107辆,14吨重型台车47辆,客车10辆,油槽车7辆,棚车10辆,守车10辆,敞车65辆(改制),宿营车7辆,森铁运输车辆和其它车辆全部实现了重型化,系列化,标准化,满足了木材和客货运输的生产需要。
16、森铁木材运输的装、卸车
在林业局木材生产的流水线上,森铁是木材运输主要环节,即空车上行按局调度室木材运输计划,森铁处调度室制定月份木材运输计划配备车辆。装车任务由各林场、经营所承担,按局下达的月份装车生产计划,(包括辆数、载量、装车时间)组织装车。
建局初期(1953——1959),山上林场所装车全部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每个生产工组10-12人,40-50分钟装一台车,装车工人2人一付杠,按园木的经级可四人、六人不等,喊着“哈腰挂、挺起腰、向前走……”的劳动号子,踩着跳板,一棍一棍地把园木装到木材台车上,夜间装车用电石灯照明。1960年购进7台绞盘机,开始使用机械装车,1963年使用双简柴油绞盘机,当年全局绞盘机增加到50台,1980年后改用常州产的HJ-3型东方红绞盘机,到1985年投入绞盘机75台,装车机械化程度达到89.6%。
卸车。是森铁木材运输的最后一个环节,由贮木厂负责,卸车工人2人一伙,打开“海天梁”,对准楞头卸车,到1980年后,贮木场南台子改为龙门吊起重机卸车,实现了卸车作业机械化。
各林场工人的装车和贮木场的卸车做到安全,准时,确保了森铁木材运输的顺利进行,这一流水线是在林业局的生产科的总调度室,森铁处调度室,贮木场和各林场所的调度员的精密统筹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7、枕木生产
森林铁路的铁轨枕木一直沿用木制枕木。1976年,林业局根据林业部文件精神,为了延长森铁枕木使用年限,提高森林铁路质量,减少维修量,降低运输成本,由森铁处在贮木加工厂东部,原人造板厂院里建枕木防腐厂,同年建森枕加工车间900平方米,后因防腐技术和设备问题停产。森铁处在院内建枕木加工厂,局调拨木材,森铁处自加自用。
18、三角线与机车调头设备
森林铁路的机车(火车头)上行或下行需要调正车头方向,森铁处在桦南站和山上大站修建三角线,用于机车调正方向。
1977年,在机务段加水,上煤场地自行设计并制造一处机车自动转向调头电动转盘。
19、铁道卫士——巡道工
巡道工,也叫遛道的,背个工具袋,装有红、绿旗和少量道针子,螺丝帽,肩扛道钉镐,在责任区内来回巡逻,审视着每一颗道针,不放过每一副夹板,遇到道钉和夹板螺丝松动,用自带的工具进行处理,冒着酷暑和严寒,顶风冒雪巡逻在铁道线上,发现危险情况,可用旗语指挥机车缓行或禁止通行,并及时报告临近车站。巡道工是个艰苦的活,每天都要在分担区内往返几十里地。
20、轱轳马子
轱轳马子是森铁工区的寻道工具,早期是在木框下安置二个通轴四轮,上面可以坐人和放劳动工具,人推行走,作业时间可用人抬离轨道,可换枕木,修叉线,加固道钉和夹板。后来制造人力压车子,用齿轮传动车轮,两人对面压动支架,省力轻快。再后来把油锯的发动机安在轱轳马子上,成了铁路上的电驴子了。
21、包车组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林业局木材生产的高产期,年木材生产运输量高达322.588立方米,到1985年,不计算内燃机车在内,森铁处共有28吨外燃机11台。当时机车实行包车组制,即一台机车3名(司机、副司机司炉各一人)三班倒,一个包车组共9人,司机长不脱产。
22、机车驾驶室内各自的位置
由于外燃机车不如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便于瞭望,在行进中需用多人操作在一个窄小驾驶室内,司机在车头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副司机在左侧,司炉在中间,行进间司炉基本无时间坐下,驾驶室内也没有司炉坐的位置。到站副司机负责机车的油路,电路监控与检查,还与司炉交替烧火。
外燃机车的司机们在窄小的驾驶室内,夏天像似在蒸笼里,摸哪都是热的,冬天又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下班后从机车走下来,衣服像油浸似的,脸和下井矿工一样黑,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驾驶室的窗都得经常开着,半个身子伸向窗外,风湿病和胃病都是司机们的职业病。
23、叫班员
五、六十年代各家没有通讯设备,火车司机三班倒的话又没有准点,特别是夜间倒班,机务段设一名叫班员,在机车发车前,叫班员在预定接班时间前,到司机家叫班,到了冬季,各家的门窗紧闭,主房加盖门斗,敲门喊着司机家的门,叫班员还得听到司机的回声,要不就一直叫下去,有时左邻右居都被叫醒了,叫班员还没听到回声,为了工作,邻居们都理解和习惯了。
24、森林铁路的客、货运输
随着森工林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山上林场所不断扩建和增加,具有点多线长,居住分散的特点,出入林区的职工和家属大量增加,为了适应职工,家属和学生的流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补给的需要,1955年,森铁处开始投入客、货营运业务,1959年6月3日,林业局下发《关于森铁客运货运输暂行办法》的文件。
客、货运输开始阶段,客车是用运输木材的板车改造成的,像似闷罐车,车厢内四周加木制座椅。1960年由齐齐哈尔机械厂生产的新型客车yz型54座投入使用,车厢内设有暖气、广播、照明和厕所等设施。客车编组一般是四节客车,一节行李车,一节粮油供应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加挂两节以上斗车,拉运山上单位和个人需要的砖瓦沙石及其他物资,客货专列规范化管理,每节车厢配列车员,客车配售货员,专职广播号。每天早上七点在《步步高》的乐曲中发车,当天晚上返回。
1966年6月,大沟线开始营运,由于二趟线,站点多,客车从下桦车站分道行驶,改为隔日运营。1973年,大肚川线投入运营,客运列车改三日制运营,去大肚川线在距桦南站3.5站公里处设东兴站,分道行驶。
粮油供应车是林区在国家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时的一个特殊现象。森工林业是非城镇围墙式的企业,职工居住点分散,三趟线一大片,桦南县粮食局不可能把粮店建到每个林场。林业局设商粮科,把山上有户口、粮食关系的职工实行兰本粮证,由商粮科统一从县粮食局调入成本粮,在局物资公司森铁专用线加挂粮油专用车厢,每月末放粮时加挂粮食车,到各车站靠近林场放粮,方便了职工、家属。
森林铁路是林区交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林区与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森林铁路在3.5公里(东兴站),四方台、长龙岗、六马架、下桦车站、工农站(驼腰子)等设立车站和乘降点,既方便了沿线森铁职工上下班,又为非林区人口乘坐客车和农产业、林副产品的交流,繁荣了林区人员的生活。
森林客货运输,1955年开始正式营运,日间桦南——三道沟开201次、202次(三道沟——桦南)旅客列车,1964年胜利线开始营运,1966年6月1日,大沟线开始营运,1973年大肚川线开始营运,仍然实行“隔日运行”。
森铁客运有一项规定,那就是客运列车必需给木材车让路,木材车先行是森林铁路雷打不动的规定。旅客们最怕的是在三道沟车站或下桦车站会车,等桦南站上来的空载木材车,一等就是一、二个小时,有时因机械事故,在下桦车站等上四、五个小时也是有的,仅有22公里,经常是半夜到家,林区人民的包容心已习惯了这条雷打不动的规定了。
25、森林铁路车站
胜利线:
桦南站、长龙岗乘降所、大金缸站、六马架乘降所、下桦站、下桦苗圃乘降所、27公里乘降所、头道沟站、大桶沟乘降所、三道沟站、长青站、煤窑岭站、林海站、三股流站、茂林站、74公里乘降所、密林站、20公里乘降所、胜利站。
大沟线:(南线)
桦南站、长龙岗乘降所、大金缸站、六马架乘降所、下桦站、工农站(驼腰子)、立新站、红光站、曙光站、8公里乘降所、11公里乘降所、金沙站。
大肚川线:(北线)
桦南站、东兴站(3.5公里)、水库乘降所、红炮台乘降所,四方台站、大肚川乘降所、机修厂青年点乘降所、供应科青年点乘降所、先锋站、七星站。
26、森林铁路站区建设
桦南林业局森铁管理处成立于1952年,1953年形成生产能力,在局址东北处建砖木结构办公室506平方米,会议室200平方米。
1955年,建工务、车务办公室260平方米。
1957年,建砖木结构据房373平方米。
1963年,在局址东北处建桦南站及工区房舍597平方米,建厂务段烘炉260平方米,同年,在新伐区林海林场建车站运转室171平方米,工区房舍72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
1964年,在森铁干线36公里处建三道沟站舍253平方米。
1965年,建内燃机库341平方米,在干线建三股流车站运转室80平方米,工区房舍93平方米,建密林车站运转室60平方米,工区房舍10平方米,建胜利车站运转室85平方米,工区房舍290平方米。
1969年,在干线建下桦站舍197平方米,电务、工务房舍91平方米,给水所60平方米;在大肚川支线建四方台站运转室62平方米,工区房舍88平方米,电务室75平方米;建水库工区房舍88平方米,水库大桥看守房33平方米。
1970年,在森铁管理处址建翻砂与发电厂房223平方米,建密林车站给水所60平方米。
1971年,在大沟支线建驼腰子工区房舍120平方米。
1973年,建森铁管理处办公室400平方米;在干线建大金缸站运转室62平方米,在大肚川支线建先锋站舍131平方米。
1974年,建油库120平方米,建房产段办公室200平方米,建大肚川工区房舍72平方米。
1975年,在干线建东兴站运转室30平方米,建金沙给水所84平方米;在大肚川支线建终点站七星站站舍220平方米;在大沟支线建立新车站运转室60平方米,工区房舍40平方米,给水所84平方米;在曙光车站建给水所84平方米。
1976年,建机务段办公室420平方米,建先锋站给水所60平方米。
1977年,建厂务段办公室192平方米,内燃机库240平方米;建工务段烘炉房186平方米。
1980年,建工务段仓库336平方米,在三股流与密林站区间建茂林车站运转室154平方米,工区房舍143平方米,给水所70平方米。
1981年,建森铁管理处材料仓库726平方米。
1982年,在长青站建给水所71平方米。
1984年,在四方台建给水所60平方米,在大沟支线建红光站
舍200平方米。
1985年,建桦南站给水所100平方米,建长青站运转室49平方米,建煤窑岭隧道值班房30平方米。
27、森林铁路通讯工程
森林铁路通讯与林业局的通讯工作,1985年以前统一由森铁处管理。
1953年开始架设由局址到五道沟的第一条森铁通讯线路,架设线路48公里。同年,在局址设100门,在五道沟设30门磁石交换机各一部,全局共安装磁石电话机50台。
1955年,通讯线路由五道沟架设到七道沟,延伸4公里,林区线路总长52公里。
1956年,向大沙河施业区架设通讯线路6公里。同年,五道沟交换机移迁到三道沟。
1958年,由五道沟口向沟内林场架线7公里。
1964年,由大沙河施业区架线至正身河施业区架通讯线路43公里,同年,增加一部50的交换机和一部分电话机。
1965年,桦南至三道沟通讯线路进行改造,增挂两对线,闭塞线改双线,杆面型式由一排八线担改为二排八线担。同年,架设下桦至梨树沟通讯线路45公里。
1966年,开发大沟线,由曙光到金沙架设通讯线路15公里。同年,林区的交换机和电话全部更新为供电式;行车调度及生产指挥采用了脉冲选号机,山下地区使用了架空电缆。
1967年,架设金沙至前进通讯线路7公里;架设三股流至密林所通讯线路7公里。
1971年,建七星林场,由东兴站至七星林场,架线总长43公里。
1974年,林区通讯线路的木制电柱全部更换成水泥电柱,实现了永久化,并为全省林业系统所推广。同年,行车调度采用音频选号机。
1975年,撤除梨树沟通讯线路10公里。
1980年,山上地区及森铁通讯全部安装上自动电话。
1982年,架设三股流至泥源线路22.5公里,架设龙爪线路10公里。
1984年,架设泥源林场至岚峰林场线路25公里。同年,撤除金沙所至前进林场通讯线路。
1985年,架设泥源林场至岚棒林场线路7公里;山上东片各林场全部安装上自动电话,全林区通讯线路总长285.1公里,设备全部更新,实现了森铁运输及林区通讯现代化。
28、“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桦南林业局木材生产的黄金年代,每年森铁木材运输都要三十万立方米,冬运又是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一位诗人把小火车比作大山里的铁牛:“力大无比一铁汉,潇洒自如穿深山,任劳任怨孺子牛,栉风沐雨永向前。”每年的12月中旬,森铁处就会提前完成年木材运输计划,向林业局报捷,森铁处在桦南站用松枝搭彩台,当满载的木材车长龙般地驶进桦南站,汽笛长鸣、鼓乐喧天,领导向走下木材车的包车组的司机和车长披红戴花,参加祝捷大会的人们高喊着:“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跨进新的一年。
29、开门红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森林铁路的木材运输把这一天叫“开门红”,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超额完成年度木材运输生产计划的年终岁首,下桦车站停满了整装待发的木材车,日班木材车一定会在这一天创出上一年的最高记录,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安全运输有个好兆头。
30、森铁机车管理与检修
机车实行定程检修制,在正常情况下,根据机车走行公里分为大修,中修和轮修,各种检修的里程周期为:
机车别
|
里程周期(万公里)
|
大修
|
中修
|
轮修
|
蒸汽机车
|
22.5
|
7.5
|
0.5
|
内燃机车
|
20
|
10
|
0.5
|
机车检修应有计划和均衡地进行,检修计划由机务段技术室负责,并会通检修车间、运转室共同编制。
轮修,大轮修计划:计划于每月前10天提出,经机务段批准,报林业局备案。运转室应于轮修前3天提出检修计划,乘务员应于轮修前48小时填写检修登记簿。
中修计划:每年度前3个月编制出分季度的年度计划报林业局审批。
大修计划:按规定日期编制出分季度的年度计划,经省林业总局平衡后与机修厂协商落实,签订合同书。林业局根据合同书按期入厂,同时送交机车入厂大修状态书。
轮修、中修由林业局机修厂、森铁机务段负责,大修由哈尔滨林机厂、总局柴河林机厂负责。
31、森铁信号显示
信号是指示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命令。森铁信号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以色灯信号机、臂机信号机、表示牌、灯、旗、信号表示器及信号标志来显示,其基本颜色:
红色——停车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运行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听觉信号以号角、口笛、电铃、机车及机动车的响笛或喇叭发出的音响。
固定信号分色灯信号和臂板信号。
色灯信号绿色灯光表示信号机开放状态、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进入车站,区间或线路分歧点。红色灯光表示信号机关闭状态,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壁板信号显示,白天红色壁板下斜45度,夜间信号机开放绿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进入车站,区间或线路分歧点。白天壁板置于水平位置,夜间红色灯光,表示信号机关闭状态,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32、手作信号
(1)停车信号:白天,工作人员面向车头,展开红色旗。夜间举起红色灯光。
(2)减速信号:白天展开黄色信号旗,夜间展开黄色灯光
(3)准许按规定速度运行信号:面向机车、展开绿色信号旗。夜间举起绿色灯光。
调车信号:(略)
33、听觉信号
机车响笛鸣示方式:
一声长鸣:(—)
1、机车启动时。
2、接近车站、道口、旅客乘降所、鸣笛标、桥梁隧道、路堑、施工防护地点、行人、作业标、减速标等处所时。
3、向巡守人员、车长、复示信号及遇有气候不良难以瞭望时。
二声长鸣:(——)
1、机车出入库时。
2、呼唤作业人员时。
3、要求车站、车长显示信号时。
三声长鸣(———)
1、召集救援人员时。
2、撤回防护人员时。
34、桦南林业局森林铁路发展的三个阶段
桦南林业局森林铁路自1952年8月份开始建设,随着林业局的经济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木材生产和运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蒸汽机车被誉为大山里的铁牛,是木材运输的主力军,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木材运输
森铁运输是木材生产的主要环节,从1952年8月份开始,森林铁路延伸到到各主伐林场所,至1985年森林铁路总长361.3公里;28吨外燃机11台,120马力的内燃机4台,80马力内燃机1台;201A型重型台车149辆、15吨重型板车107辆,14吨重型台车47辆。森林铁路的客、货运也有了长足地发展,客车10辆、油槽车7辆、棚车10辆、守车10辆、敞车65辆、工区宿营车7辆。保障了木材生产和运输的需要。
二、煤炭运输
森林资源的锐减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下调到停止采伐后、森铁木材运输停运,蒸汽机车退出了木材运输战线。
桦南林业局的煤炭资源丰富, 1970年,林业局在红光地区开始原煤生产,外燃机投入了煤炭运输,林业局先后在局址和红光煤矿各设煤场,森铁机车往返在两地之间,到1985年森铁煤炭运输55.463吨,保证林业局生产用煤和职工生活用煤,同时部分原煤外销。
随着国家对煤炭和矿产资源的管理,红光煤矿停止生产,森铁煤炭运输也随之停运。
三、森铁旅游开发进行中
森林铁路观光游给蒸汽小火车带来了新的机遇,被誉为大山里的铁牛——小火车,是大山里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桦南林业局是全省森工企业最后停止运输的企业。木材运输停运后,又投入了煤炭运输,种种原因,森林小火车退出了森林运输的历史舞台。
森林铁路旅游开发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蒸汽机车,力大无比的小火车,又重新展现在森工人和关爱蒸汽机车时代活化石的人们面前,“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森林小火车“穿林海,跨雪原”是森林观光旅游的金山银山。
35、森林铁路观光旅游
桦南林业局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自然景观、七星峰的红色抗联文化、森林铁路和小火车文化等人文资源,为桦南林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桦南林业局与桦南县共建、共同开发,逐步建成局址县城观光,向阳湖、大肚川水上乐园,驼腰子祁致中抗联展览馆和立新影视城,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南北两条森林铁路小火车旅游的黄金旅游线路。
森林铁路观光游,以局县共建的形式规划建设的项目;
一是恢复和建成南北两条森林铁路观光旅游线路,北线22公里,南线42公里。
二是在局址北部建成新小火车站和森林铁路博物馆。
以上是局县共建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
36、森林铁路旅游观光规划图
37、世界友人关注森林小火车
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的发明是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森林小火车在木材运输停运后,一直被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友人关注,把它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汽机时代工业活化石。这些年来,几个国家的摄影爱好者先后来到桦南林业局,实地考察小火车头,乘着小火车去山上沿线体验小火车行走的魅力,在小火车头前拍下见证历史性的瞬间。
38、影视剧组、文学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对小火车的青睐。
电视连续剧《松花江上》剧组在导演陈国军的带领下,来到了桦南林业局森铁管理处机务段,采用了夜景拍摄了枪战场面,真刀真枪真爆炸。还真像是那个年代的事,林区的观众在拍摄现场一饱眼福。
《林海回声》期刊几年来陆续刊登林业局文艺爱好者的文章,主要作品有《大山里的铁牛——小火车》等七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出森林小火车在那个年代的趣事。
、